绿水绕村郭 乡村更宜居——宁德市持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
51个村庄已开工建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完成总工程量的70%,其中36个村已完工。
3月26日,记者来到周宁县泗桥乡坂坑村,只见干净宽敞的县道穿村而过,两侧黄色立面的楼房整齐排列,房前屋后的红叶石楠、月季等将山村装点得亮丽古朴,曾经污水横流的“脏乱差”环境不见了,清水绕村而过,让古朴的村庄平添几分清新和灵动。
据了解,周宁县率先采用集设计、采购、施工、运维为一体的模式,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有效解决因设计、建设、运维由不同单位承担而造成的项目协调困难、责任不明等问题。周宁县农村污水的成功治理成为我市农村污水提升治理工作成效的一个缩影。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2022年,我市持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工作任务,取得较好成效。
“为全面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我们在2022年初制定印发了《宁德市2022年农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实施方案》,将任务细化分解到各县(市、区)。”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
提升整治,资金是关键保障。市生态环境局指导各地积极筹措项目资金,有效保障农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项目建设和运维。同时,要求各地把项目申报作为工作重点,积极组织策划相关项目。
2022年,周宁县整县农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项目、寿宁县生活污水治理建设项目(农村地区)、福鼎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一期、二期)、敖江流域(古田段)农村生活污水综合治理工程已纳入中央项目储备库,蕉城区农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项目、古田县城乡生活污水提升治理工程(农村地区)、屏南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柘荣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福鼎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三期)、霞浦县农村污水治理项目已申报中央项目库。我市全面推进51个村庄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全市已完工36个村,占年度计划完工率100%;已完成投资10297.13万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19.64%。同时,按时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核查评估任务。此外,顺利完成存量治理设施提升改造任务,全市已完成提升改造53个,任务完成率110.4%。
“为确保项目推进,我们通过定期通报、现场推进会、黄牌警告、约谈会商等多种方式,跟踪督促各地加快推进工作进度,要求优先治理环境问题突出、乡村振兴试点等重点村庄。”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
项目支撑,智慧管养。在坂坑村,全自动无需值守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通过数据采集仪与县农村生活污水监管平台相连接。以往,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大多由村集体自行管理,建设标准不高、运维水平有限,前期建设和后期运营分离,造成治理效果很难长期维持。
“我们在全省率先采取EPC+O模式(即工程设计、采购、施工、运营统一打包委托,由一个主体实施)治理农村污水。”周宁县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一期农村污水治理项目预算资金不但降低了成本,后续也能够实现专业化管理运维。截至2022年12月9日,全市173个村已完成提升治理核查并提交省农村生活污水监管平台APP,市级已委托第三方完成村庄终评核查,任务完成率104.8%。
“今年,我们将持续督促各地提前开展2023年农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项目可研、报批及施工设计等工作,积极筹措项目资金。同时,进一步加强帮扶指导和工作调度,确保各项目标任务按序时推进。”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记者 张文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