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扶贫扶志鼓足发展信心 党建引领筑牢攻坚堡垒
党建引领 筑牢攻坚堡垒
西溪村位于古田县凤埔乡北部,由于地理区位较好,基础配套相对完善,吸引周边6个行政村的人口涌入,目前常住人口达2000余人。
人口流动折射出凤埔乡北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各村地处偏远,“空心化”严重,村级党组织服务群众能力不强,农村产业基础十分薄弱。
穷则思变。2015年,凤埔乡党委、政府因势利导,整合7个行政村的力量,成立西溪中心村大党委,创新“农村党建便利店”模式,打造凝聚党员、服务群众的基层党建综合平台。
这家“便利店”功能齐备:便民服务大厅可为村民办理党务、计生、农保、医保、流动人口等6类37个办事项目;电商服务中心为村民购物、缴费、代购需求提供一站式服务;乡村教育中心是文化阵地,图书借阅、技术培训都在这里进行。
不仅如此,西溪中心村大党委通过整合农业资源优势,统一规划茭白、食用菌等产业发展,吸纳20余户贫困户抱团发展特色种植业。
贫困户卢祖燕是党建促脱贫模式的受益者之一。自2016年起,她精心种植的茭白交由合作社、便利店搭建的批发、零售、电商渠道销往各地,仅此一项,每年增收一万多元。
凤埔乡党委副书记、西溪中心村大党委书记郭丽霞说:“党建理念、服务队伍、服务项目进驻农村党建便利店,便民又富民,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
据了解,党建便利店促脱贫模式已在古田县20多个村推广实施,服务群众5万多人次。
筑牢脱贫攻坚堡垒,关键之一是强党建。古田县在强化党建引领、创新党建服务方面,使出“三板斧”,颇具借鉴意义。
增强扶贫一线核心力量,出台《抓基层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党建促脱贫、夺旗创精品”活动方案》,两轮共接收、选派85名省市县机关党员干部驻村任职,选派100名党建特派员联系贫困村、软弱涣散村。
推动村主干基本报酬达到中央标准,出台解决村干部“走读”问题和村务民主监督等意见,让村干部安心尽心履职。
探索推行党建促脱贫模式,“农村便利店”、“支部+企业(合作社)、支部+基地、支部+电商”、“三级联动”……都旨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