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宁德推进海上养殖综合整治 确保工作平稳有序推进
今年7月中旬以来,福建宁德市全力推进海上养殖综合整治,力争2020年6月底实现全市禁养区内海上养殖全部清退(渔排养殖21.5万口、藻类养殖2.3万亩),养殖区和限养区养殖设施全面改造升级(渔排44.4万口、藻类47.5万亩)。
中新网记者30日从宁德市海上养殖综合整治指挥部获悉,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投入资金1.5亿元人民币,已清退各类渔排51301口、禁养区内藻类24010亩,升级改造养殖区和限养区渔排3230口、藻类200亩。
地处沿海的宁德市,直接相邻的海域面积4.46万平方公里。海,是宁德最大的优势。然而当前,海上传统养殖业粗放养殖、无序养殖,不仅制约了产业的健康发展,也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宁德市官方今年展开海上养殖综合整治攻坚战,进一步规范用海秩序,促进海域合理开发利用,推动海上传统养殖业转型升级,切实维护海洋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连日来,霞浦县、蕉城区、福安市和福鼎市等沿海县(市、区),持续开展调研、宣传发动及清退整治等工作。在霞浦县,宁德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世雄、副市长黄建龙赴当地调研海上养殖综合整治,了解整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给予指导,推进海洋渔业转型升级。
有着“中国最美丽的滩涂”美誉的霞浦县,是福建海域最大、海岸线最长、浅海滩涂最广、岛屿最多的海洋资源大县,全县14个乡镇(街道)中有10个在沿海,126个渔村,从事渔业人口26万,占全县农业人口的64%。目前,全县海水养殖面积31万亩,产量超30万吨,产值100多亿元人民币。
霞浦县官方提出,2018年禁养区内海上养殖清退,可养区和限养区内渔排、网箱、藻类养殖改造升级要完成不少于20%,2019年要完成不少于60%。
王世雄表示,霞浦县虽承担任务繁重、压力大,但航道、禁养区清退阶段性成效显著;当前升级改造、资金配套压力大,整治工作困难多,要有打持久战的心态,以清退异地养殖为突破口,以试点先行为改造抓手,严查严管。
为推进海上养殖综合整治,宁德市成立海上养殖综合整治指挥部,下设七个专项工作组。目前,蕉城区三都镇群众已自发清理龙须菜6800亩;霞浦县分别有52户和475户群众主动签订禁养区渔排和藻类清退协议,涉及渔排6853口、藻类2530亩。
同时,宁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定期深入海上养殖区域调研指导、研究对策;在有序推进海上养殖清退和升级改造的同时,不断加大违规养殖源头治理,坚持边整治、边巡查、边巩固的原则,建立严密的海上养殖管控巡查机制。
官方称,将进一步自加压力,细化任务,强化举措,确保海上养殖综合整治工作平稳有序推进。 (记者 吕巧琴 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