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省运会每道食材层层把关 保障运动员舌尖上的安全
福建省第十六届运动会、第十届老年人体育健身大会进入百天倒计时,届时宁德接待的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来宾、现场观众将有上万人,运动员的食材保障无疑成为重中之重。
7月19日,省运会宁德市筹委会食品安全监督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为确保运动员舌尖上的安全,本届省运会每道食材都将层层把关。
本届省运会将于10月19日开幕,拟设青少年部、行业部、群众部和大学生部,共59个比赛大项,总人数预计17880人。其中,青少年部比赛项目28个大项、562个小项,参加代表团10个,参加人数约8000 人;行业部比赛项目11个大项、60个小项,参加代表团30个,参加人数约1200人;群众部体育比赛项目15个大项、109个小项,参加代表团10个,参加人数约3620人;大学生部进行决赛比赛项目5个大项 、116个小项,参加人数约2200人;裁判员约2000人,工作人员约860人。
据省运会宁德市筹委会食品安全监督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本届省运会运动员所需食材包括肉禽、蛋、牛奶、海鲜、果蔬以及调味品等170多种。遴选食材大多已建立“一品一码”全过程追溯体系,可追溯到食品供应基地、企业或食品供应单位。
按照食材基地遴选确认工作方案,省运会宁德市筹委会成立了商务部门为组长,农业、渔业、食药监、物价等部门为成员的食材供应基地选择工作组,遴选的食材均将经过膳食营养学专家组成员评定,通过企业申报、工作组实地考察,最终完成遴选确认。确认的食材供应基地名单将通报相关县(市、区)监管,落实驻点监管,并组织开展监督抽检和快检。
遴选的牛肉、羊肉、猪肉,将由宁德市一级遴选企业统一配送至各县市区比赛驻地。为确保食材来源的安全性,每一批肉类从出厂开始,需经过四道关口,采取批批检查,层层检测,并出具检验合格报告,才能到达运动员的餐桌上。
比赛期间,食品安全监督部门将严格按照《福建省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规范实施细则(试行)》的要求,对运动员和裁判员入住的酒店派驻食品安全监督员,实施全程监督。驻点监督员将每日按规定要求开展从业人员健康状况、食品及餐具表面洁净度快速检测、食谱审查、餐饮消毒保洁、食品贮存、环境卫生、食品留样等检查工作,严格把好菜谱审查关,菜谱以外的菜一律不准上桌。
接待单位务必坚决执行“六禁止”规定,禁止供应凉拌菜和生食的海、水产品;禁止使用散装油和散装盐;禁止加工制作未经农药残留检测的蔬菜;禁止使用野生菌等高危食品;禁止外购直接入口的食品;禁止采购、加工赤潮发生地区的贝类水产品;每餐各种食品留100克以上样品,每种食品采集后标明采集日期、餐次,置于专用冰箱内,在1-10℃条件下保留48小时,并有专人负责。
此外,该部门与医务组工作人员保持密切对接,关注就餐人员健康动态,每日及时上报保障工作情况,确保比赛期间运动员舌尖上的安全。(记者 陈翊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