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福建 > 龙岩 > 龙岩新闻 > 正文

走进长汀800年古村,探寻“胡里山炮台将军”风采“

2015-09-14 09:47 来源:海峡导报 0

  

  赖启明画像

  东南网9月14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康泽辉 通讯员 张亮珍 文/图)建于清光绪二十年的厦门胡里山炮台,史称“八闽门户、天南锁钥”。

  殊不知,在它卓越的功勋史上,记载着一名来自闽西山城长汀的“炮台将军”——赖启明。他的故土,长汀县濯田镇水头村,在数百年后的今天,仍闪耀着古朴动人的光辉。

800年古村14座古祠

  水头村,坐落在长汀县濯田镇,距离县城22公里。村中小溪淌过,汀江支流濯田河的源头之一,溪流由北至南经水头、黄屋墟、长校后汇入濯田河,故而得名“水头”。

  清澈小溪穿村而过,沿溪两岸古祠林立,当年的繁华可见一斑。

  水头村历史悠久,“赖”为主姓。相传村子开基于大宋年间,鼎盛于明、清时期,是汀州府知名的富庶村落,至今800年之久。

  村中坐落的14座古祠中,“赖氏家庙”保留完好,又称龙山祠,始建于明代。龙山祠位于水头村侧尾背坑口,赖氏龙山公祖祠而得名。

  且看,青砖封火墙,气势恢宏,极具客家建筑特色,多重飞檐的门楼上,花鸟鱼虫栩栩如生,足见建造工艺的细致。

  

  道光皇帝的圣旨匾额

炮台将军,威震鹭江

  坐落于溪旁的履化祠,坐西朝东,土木结构,穿斗抬梁式木构架,悬山顶,二落一进。它的主人是清光绪年间的厦门胡里山炮台将军赖启明。

  赖启明9岁那年,太平军兵败,为扩充兵力,四处招募壮丁。赖启明就被抓去打杂,太平天国灭亡时,赖启明被清兵抓住,编入清军队中。从军后,吃苦耐劳,又活泼能干,长时间的习武操练,使他变得威武英勇。

  据胡里山炮台相关史料记载,建造胡里山炮台初期,时任水师管带的赖启明,在奉命督建胡里山炮台的杨歧珍授命下,担负起了建造胡里山炮台“绘图”的重责。

  而任胡里山炮台管带时,赖启明指挥御敌,在抗击列强的海战中屡立战功,朝廷对他大为赏识,并很快提升他为炮台将军。

  在他年迈还乡时,家乡举行迎诰封仪式,朝廷赐匾“左营千总,威震鹭江”,诰封“武显大夫”,万人迎接。

村中贤人,皇帝褒奖

  水头古村,还有受清道光皇帝圣旨褒奖的村中贤人,道光皇帝的圣旨匾额,至今悬挂在“司马第”。“司马第”,又称大屋哩,始建于清代嘉庆年间,为村中首富赖正千所建。坐西南朝东北,砖木结构,悬山顶,穿斗抬梁式构架,是“长汀九厅十八井”式的建筑典型代表。

  村民相传,赖正千兴建“司马第”,告诫子孙勤俭奋读,睦邻和乡,贤惠为人,多行功德。

  宅中精美的雕刻随处可见,而正厅堂上,悬挂着清道光元年(1821年)十二月十二,根据皇帝一道诏令镌刻的一块长约3米、宽约1米的圣旨牌匾。牌匾文字工整,镂空雕龙图案,刻有“敕命之宝”方印,文中“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等内容,会意当年道光帝对赖正千全家妯娌和睦、子孙贤能、睦邻和乡的褒奖。(记者 康泽辉 通讯员 张亮珍 文/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武平农村淘宝服务站已达43个 实现乡镇全覆盖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