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福建 > 龙岩 > 龙岩新闻 > 正文

厦蓉高速坍塌事故调查报告发布 建议处理6单位12人

2015-03-19 08:27 来源:闽南网 0

  闽南网3月19日讯 2014年12月5日凌晨,在建中的厦蓉高速龙岩后祠隧道发生坍塌事故,救援人员连续奋战35个小时,将21名被困者全部救出。

  事故发生后,由福建省安监局、监察厅、公安厅、交通运输厅、总工会和龙岩市政府等单位人员及有关专家组成了事故调查组。

  昨日,福建省安监局网站发布事故调查报告,经调查认定,该事故为一起一般生产安全责任事故。事故直接原因主要为坍塌段地质条件差,又连遭降雨,施工方违规作业等。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49.8万元,虽然没有人员伤亡,但造成较大的社会影响和重大险情,暴露出隧道工程施工中存在的严重违规问题。

  调查组建议对6家单位与12名责任人追责处理。其中,中铁十五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对项目日常监管不到位,对发生“12·5”坍塌事故负有主要责任。

res01_attpic_brief

res04_attpic_brief

res04_attpic_brief

res07_attpic_brief

res10_attpic_brief

res13_attpic_brief

本报2014年12月6日至9日连续报道

【事故原因】

现场地质条件差 施工与监理违规

直接原因

  1.地质条件差,遇连续降雨

  坍塌段为浅埋偏压段,工程地质条件差,为全、强风化花岗岩,结构松散,力学性质差,围岩自稳能力差,且存在偏压现象。加上2014年11月29日至12月4日连续降雨,与常年同期相比多6倍,雨水渗入土体,加大土体自重,进一步削弱围岩的自稳能力,增加对初支的压力。

  2.违规进行换拱作业

  一是施工单位对换拱工作不重视,换拱方案不合理,措施细化不到位;施工班组施工操作不规范,在未采取有效临时加固措施的情况下实施换拱作业,导致拱部围岩变形增大,进一步减弱土体自稳能力,加大初支受力,最终导致初支失稳而产生坍塌。二是监理单位对换拱方案的审查把关不严,未经认真会审即予批复;对现场作业监控不到位,对违反施工方案和操作规程的行为没有制止。

  3.其他导致坍塌的原因

  一是二衬距掌子面的距离过大,初支承受围岩压力的时间过长,初支的有效支撑能力降低。二是施工单位违规擅自改变开挖施工方法,致使土体扰动变大,减弱围岩自稳能力,增加初支的受力。三是换拱前后相关各方均没有对坍塌段落进行监测,未能发现异常现象并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大陆赴台个人游再增11城 4月15日龙岩能赴台个人游
下一条:厦蓉高速改扩建工程龙岩段完成投资超10亿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