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福建 > 龙岩 > 龙岩新闻 > 正文

厦蓉高速后祠隧道塌方原因 福建省安监将调查

2014-12-07 08:53 来源:闽南网 0

【专家说法】

隧道后续建设 应该没有问题

  海都记者了解到,事发时,龙岩学院资源工程学院一专家也有到现场参与处置。昨日,记者咨询了龙岩学院资源工程学院地质工程专业的老师邱占林,他对适中镇莒舟村后祠隧道发生坍塌一事略有了解。

  邱占林说,塌方处的地质情况复杂,岩体比较破碎,隧洞的围岩松动圈还有地下裂缝水,水会起到润滑作用,引起岩体滑动,可能产生坍塌,导致上覆岩体掉下来。

  而对于后祠隧道发生的塌方,与2009年12月同在莒舟村的象山隧道塌方事故,两者在地质层面是否会有联系?邱占林说,塌方可能跟构造复杂有关系,对于两起塌方是否有关联,要通过实地钻探才能知道。

  而塌方之后,对于今后隧道建设安全是否有影响,邱占林个人认为,根据以往工程建设经验技术,隧道后续工程建设,应该没有问题。

【背景链接】

此处地质很复杂 修龙厦铁路时曾遇阻

  海都记者了解到,后祠隧道,是厦蓉高速漳州天宝至龙岩蛟洋段改扩建工程(龙岩市境内)唯一一座隧道。

  2013年12月,在福建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做出的该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中,指出在建后祠隧道区域内,中低丘陵形态,岩层挤压较强烈,岩体极易破碎,而沿线地表径流常年不断,蓄水能力强。自身岩溶较发育,历史上部分路段出现地面塌陷,对路基影响较大。

  后祠隧道项目,正好位于新罗区适中镇莒舟村。

  据龙岩市交通局局长邓振春透露,几年前龙厦铁路修建时,同样在该村修建象山隧道时也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地下河密布,地质很复杂”,2009年年底的时候,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开挖口掉块、开裂和垮塌,逐渐发展为塌方、涌水,已经造成隧道上方的山体地表下陷,一度影响了龙厦铁路的通车进度。

  厦蓉高速公路扩建工程也是漳州境内“魔鬼路段”厦蓉高速和溪段长下坡的改线工程。对于此次坍塌事故,是否会影响改线进度?邓振春称,受影响不会太大,龙岩段总共已先行动工32公里,预计2017年通车不会变。

  而对于事故具体原因,龙岩市交通局长邓振春称,将由省安监局成立调查组,对该事件展开调查。

——本报报道回顾——

  本报2009年12月26日报道,同年12月23日上午10点多,龙厦铁路象山隧道施工时发生塌方,并引发严重涌水。造成隧道上方的300户居民房屋受损,小溪和路面突现裂痕和大洞,水泥路面甚至隆起半米高,犹如经历地震一般,所幸无人员伤亡。

  另据新华网2009年12月28日报道,经专家论证,龙厦铁路象山隧道涌水塌方定性为岩溶涌水地质灾害。(海都记者 苏禹成 梁政 简伟雄 戴敏 白志强 戴江海 文/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龙岩在建隧道塌方工人恢复正常饮食 今或出院
下一条:海都记者紧急连线被困工人家属 及时反馈救援进展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