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全国海峡客家烹饪大赛昨在连城举行
台湾厨师将一块肉切成2米多长

参赛作品“红运当头”
闽南网10月27日讯 昨日,第二届全国海峡客家烹饪大赛在龙岩连城拉开帷幕。为期两天的比赛中,来自海峡两岸28支代表队的160多名高手,为大家献上了一场客家美食的盛宴。
本次大赛由中国烹饪协会名厨专业委员会、龙岩市旅游局、连城县人民政府主办,连城县客家美食协会承办,由中国烹饪大师、国家级评委、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名厨委员会主任高炳义担任总裁判长。
大赛分热菜、凉菜、面点三个比赛项目,设特金奖、金奖和银奖等奖项,将评选出客家菜十大烹饪高手、客家十大金牌菜等。获得特金奖的选手,还将被破格吸纳为中国烹饪协会名厨专业委员会新星俱乐部会员。
佳肴:传统菜式玩出多彩花样
所谓客家菜,就是客家居住区域的传统菜式。依地区不同,菜式略有差异,但都造型古朴,乡土风貌明显。
在东道主连城及永定、台湾马祖等代表队的美食展台上,精致高雅的兰花宴、药膳兼济的涮九品、色泽金黄的灯盏糕……数十道独具特色的客家名宴、名菜、名小吃首先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今天真的是开眼界了。没想到,客家美食如此丰富多彩,把眼睛都看花了。”来自厦门的罗先生顾不得多说,拿着相机一路狂拍。
本届烹饪大赛,选手来自台湾新竹、苗栗、马祖、金门,广东深圳、梅州,江西赣州,浙江宁波,省内福州、厦门、漳州、南平、石狮、宁化,及永定、上杭、连城当地等。
台湾苗栗代表队虽然首次参赛,但派出的8名选手中有1名博士、1名硕士,还有2名在校的大学生,平均学历可谓“独占鳌头”。他们烹饪的客家小炒、梅菜扣肉等传统客家菜肴表现了台湾客家菜家常化、民间化的特点。
余香:两岸交流“醇厚”
客家菜讲求“原汁原味”。在选料上讲求野生家养的食物,用料以肉类为主,突出主料,烹调方法采用煮、煲、蒸和炖等居多,不破坏食物的营养与纤维;极少添加甚至不加过重过浓的佐料,一般用生姜熟蒜调味;膳食讲究养生保健的效果,多用民间中草药入菜。
和客家菜肴的“原汁原味”一样,两岸客家美食人之间的交流也“浓香醇厚”。
“此次烹饪大赛不但为两岸烹饪选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互动平台,也为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希望通过烹饪大赛,加深我们和连城之间旅游、经贸等多方位的合作。”代表队领队、台湾弘益国际集团执行长邱英治先生高兴地表示,“等比赛结束后,大家都想在连城多住几天,走走看看。”
厨师张应梅,来自全国唯一的“客家美食名镇”连城县新泉镇。他在完成参赛作品“农家焖老番鸭”后说,“虽然这次准备的过程很辛苦,但组委会提供的这个平台,让厨师们能切磋厨艺,无形中也提高了自己的技能。”
“同首届相比,本次大赛的参赛队伍和人数更多,评委更权威,奖项设置更合理。”大赛组委会副主任、连城县客家美食协会会长王金明说。(本网记者 廖明生 通讯员 黄水林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