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学校体育场所对社会开放究竟难在哪儿?
说法:有人受伤了,到底谁负责?
问及不开放的原因,前述两所学校说辞类似。“如果有人受伤了,要谁负责,到时候是不是又找学校呢?”松涛小学的值班人员说。龙岩高级中学的值班人员称,主要还是担心校园安全问题,没人愿意担这个责。
就校方的顾虑,随机受访的不少市民表示能够理解,但也有部分锻炼者认为,这是校方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干脆“闭门”图个省事。
据教育部门介绍,自2009年文件出台后,全省各地学校也是积极响应,但在南平学生被砍等几件校园安全事件发生后,省安监局下文规定,非教职工、学生等人员不得随意进出校园。这就和“体育场所向社会开放”“打架”了。自此,校方心有余悸,将校园安全摆在重要位置。
“而既有学校的体育场所功能布局不科学也是一个原因。”市教育局体卫艺科科长李明告诉记者,既有的不少学校生活区、教学区与运动区分区不明显,进去锻炼就必须经过教学楼和生活楼,但要求校方进行改造,又涉及经费和人员服务问题,因此,校方的积极性也不高。
建议:明确责任认定,打消学校顾虑
针对学校在安全方面的顾虑,记者了解到,省市文件也未出台一份具体的实施方案,特别是责任认定这方面,无文件可依。
李明就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担心建议,政府牵头发展群众体育事业,并配套经费用于现有学校体育场所的改造,及场地开放期间的维护费和人员服务费等。最重要的一点是打消学校后顾之忧,学校体育场所在开放期间应认定为公共场所,明确责任认定,不能一旦有人受伤在校园,责任就由校方承担。
而福建汇才律师事务所的林桂红律师认为,锻炼人员是成年人则应自己尽到安全义务,未成年人则由监护人尽到安全义务。学校的体育场所在免费开放的情况下,不存在过错,尽到了安全防范义务,如保证器材设施的安全合格,以及有关风险告知等,那么锻炼人员在锻炼时出现了安全意外事故则不应由学校来承担。(记者 钟丽琳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