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名师和热心读者评析今年福建高考作文
编者按
今年福建高考作文考的是全国卷Ⅰ的“教育和分数”漫画作文。题目一出,不少人表示“不知如何理解”,解读纷呈:有人说,这是A被表扬后成绩下降、B被打了后成绩上升的意思,讲的是教育方式问题;有人说,这是家长对高分考生要求过于苛刻、对低分考生过于放纵,反映的是家长对分数的态度……
有关专家表示,漫画可以有多个视角,可以竖着看,可以横着看,甚至可以斜着看,从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到不同的内容和寓意。
本版特地刊登了我市一些名师和热心读者的评析来稿,还有名师亲自操刀的“下水作文”,以飨读者。
分数的差别
□长汀一中 吴永福
考试成绩出来,由100分降为98分,就由亲一口改为挨一掌;由55分升为61分,就由挨一掌改为亲一口,此中的悲喜剧不必多说。但不管谁亲谁打,都是纠葛于分数。那么,就谈谈分数问题吧。确切地说,是如何看待分数的差别。
分数肯定是有差别的,若无差别,就不用考试了,但要正视此种差别。比如由100分降为98分,可能就由第一变成第二了。林语堂有一个乐于当第二的看法,说是不像得第一的那样老是有心理压力,担心被人超过;又大可保持乐观,因为成绩还好。但他没想到的是时代的变化,会给一巴掌。看来,千年老二的滋味也不好受。那么,由55分升为61分,为何就可赏脸吧?大约是看到了此中的进步,毕竟是提升了一点档次。
且就能力来说,两分之差可能说明不了什么,也不见得真有多少差别。就此而言,则要敢于漠视此种差别。同理,提高不大的,也不必过于乐观,以为真是60分万岁了。“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还真以为那点轻风,就飘得起旗子来么?其实就讲道理来说,此中道理并不复杂,问题是人还有情绪的一面。独生子女这一代,普遍的是条件较好了,因而期望值就变高了。但期望值变高,不一定都能达到,更不见得都能保持,因为事物总是在变化着。
分数是客观存在的,在没有找到更好的衡量和评价方式之前,分数仍然体现出相对的公正。也不必将分数与素质对立起来,以为二者真是水火不容。素质不管是指储备还是指潜能,大都是难以测评的,分数则便于衡量。至于分数再加等级衡量,是否就一定更好呢?也不见得,还可能形成双重标准。比如有些面试场合,打76分就是良,打74分就仍是及格。果真如此,简直让人气恼。其实,这已超乎分数的差别,变成现实的差别。或者说,这不尽是能力的差别,而是运气或关系了。
且就分数而言,既要正视差别,又要漠视差别。二者仍就是既对立,又统一。差别是存在的,但不见得是无法容忍的,此中关键是要理性地看问题,而不必过于情绪化。情绪化会让人变得神经兮兮的,稍有风吹草动,就以为天会塌下来。不妨让头脑理性一点,心态则平和一些。
如何驱动2016全国一卷高考作文题?
□永定一中 谢亮超
今年福建省高考回归使用全国卷,全国一卷的作文命题出乎意料采用了多年未见的漫画型作文形式,作文题指向任务也没有平时重点备考的“任务驱动型作文”那么明显。其实换汤不换药,只要我们看清任务指令,深入挖掘材料内涵,提升评人议事的高度,多辨析,多议论,就能成就一篇好的高考考场作文。
一、立意画中求,透过现象看本质
从漫画到漫画能反应的现实问题,需要一点读图能力。四格漫画通过纵横对比,呈现的是两种评价标准,看分数高低还是起点变化,不同的标准自然引发不同的结果,而两种标准背后又有着不同的根源本质。据此,可以从以下角度去立意:
从教育角度看,一是要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反对虎爸狼妈式的教育,家庭教育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能否简单用吻和和巴掌的形式来涵盖或代替一切?二是教育要因人而异,不以分数论英雄,孩子学习能力参差不齐,以分数来评价孩子是否会带来扭曲极端的自我认识?父母的爱不能只停留在分数上,更应该具有温暖心理的关怀。三是教育要避免功利主义的误区,要使教育真正回归本源。
从社会角度看,一是要构建合理的社会评价体系,如今社会确实存在一些类似98分要被惩罚,61分却受奖励的现象,比如一向傲视群雄的乒乓球选手如果没拿到金牌哪怕拿到银牌,肯定会给国人带来深深失望甚至招致各种辱骂,而中国的足球其水平不高有目共睹的,突然小组出线,就被一阵热捧,这是社会评价体制出现了问题。二是社会要树立正确的成败观,要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不唯”数字论”,要综合评价,全面考察,要看见数字背后人的存在,多正面鼓励,多人性化的管理。
二、写法灵活用,看清任务完成指令
今年全国一卷高考漫画作文题,没有明确的任务要求,放宽了要求,与我省大力实践的“任务型材料作文”有点不一样,很多老师为此一片紧张甚至失望。其实没有明确的任务要求不等于没有任务 ,这道高考作文题漫画背后实际上潜藏着给考生的规定性任务:“你(考生)怎么看待这种现象”,而且如果想写出高分作文,还必须完成一个“比较”的动作,即两位学生的分数差距悬殊,为何遭遇却不同。我们还可以选择事件的争议点:98分的该不该被打?进行入情入理的分析。当然如果采用传统型的阐述性写法去写如何对待分数,如何教育小孩也未尝不可。
三、深刻析中现,展现最佳思维品质
写作中,不简单证明一个论点,不作平面式的论证,这不仅关乎考生的思维品质,更关系到一篇文章深刻与否。我们应通过连续追问、思考,层层深入分析问题,逐渐探究事物的本质,使文章走向深刻。比如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我们可以先批判唯分数论的低俗教育观,再探讨此教育观产生的社会文化环境,进而提倡一种高于分数视野的不苛求、不功利,有思想、有情怀的教育观,如此一来一篇有深度有思维品质的好文章就产生了。
立足根本,放弃花样教学
□谢如松
今年高考作文是看图作文。这样的作文题,只给提示的内容和字数的要求,没有立意、题目和文体的规定。应该说是给考生很大的自由度或空间的。这种题目很接地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能力、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形式并不新颖,这种形式,全国卷或地方卷屡有出现,不难为考生,让考生都有东西可写,但又可以拉开差距,提升区分度。一般不容易离题,但要有新立意深立意较难。这样的作文题,只要具备正常的阅读能力,是容易读懂漫画内容的。
这道作文题实际上牵涉到考试或评价机制的内容问题。考得好,受奖励,考不好受惩罚。第一、二幅图画的内容大家都赞成,100分受奖励,55分受惩罚,似乎天公地道。第三幅第四幅,如果是第一幅对第三幅,第二幅对第四幅,似乎也是正确的。考不好或倒退受惩罚,考得好,有进步获奖励,这似乎也是合情合理的。但是放在整体,幽默就出来了。100分是满分,相当之高,98分也非常高也,仅倒退2分,就挨巴掌。55分,不及格,升到61分也仅及格而已。很高分数的略退一点受惩罚,很低分数的略升一点受奖励,这既合情合理又不合情合理。让考生思考和分析,或由此引出对某一社会问题进行深入反思,再组织文字将自己的看法表达出来。其实,这并不太难。考生可就评价或奖惩制度进行探讨,对究竟该如何奖惩进行议论。只凭成绩来决定奖惩是否对?这样,文章就很有内容可写了。会思考的,还可更深入进行思索,例如我国经济的发展一直是高速的,但近年来,GDP提高的速度有所减缓,与以前相比略降了一点点,但如果与世界相比,我们仍列入高速度发展之前列,但也受到不少批评,没对降低一点速度的内在原因进行认真分析。这应如何正确看待?若达到这一高度,可能立意就更新更深了一些,分数可能就高一个档次了。
今年的作文题其实没什么大创新。它很朴实,告诉了我们语文教学其实不要搞太多花样子,只要扎扎实实就行了。联系到搞了一年的所谓任务驱动形作文,其实只是一种概念炒作而已。我认为,今后的语文教学(肯定是含作文教学),还是返璞归真为好,少炒作概念,一门心思,扎实培养学生读写能力为佳。
分数与教育
□江文明
教育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唯分数论者所占比例远远高于淡视分数之人。夏明的漫画以简约而深刻的形式,再次让人们思考分数与教育的问题。
对于孩子的分数,不同的家长有不同的想法。漫画里的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可谓大相径庭,一类是只重分数,而且不能有瑕疵,即使退步了2分也用巴掌“伺候”,棍棒相加;一类则淡视成绩,只要不会太差,哪怕进步一点点也可以。两种类型的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态度迥然相异,这不能不令人深思。
说实话,自有考试以来,绝大多数人都希望考试取得高分,不论是学生,还是家长;哪怕是为人师者皆然,因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还一直左右着人们的思想。即使时代已经进步到科技文明的今天,依然有许多人固执地秉持这一想法。
毋庸讳言,这一想法并没有什么差错,代表着大多数人的态度。可是,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人们的观念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就像漫画里的其中一类家长。他们明白“读书并非唯一的出路”,在学校里念书,不用学得太好,只要过得愉快、健康即可;若要追求高分,肯定会被沉重的书包压得喘不过气,如此一来,身心俱疲,自然没有 快乐可言。
如果说,前个家长代表的是“虎妈”一类的人,那么后者显然是排斥“虎妈”做法的人。我们姑且不论哪类家长的对错,然而现实生活中,这两种人都活生生地存在于这个世界。到底要如何看待学生的分数,到底要如何教育学生,这的确是我们必须深入思考的话题。
对于普通家庭而言,读书可以改变门庭,改变命运,尤其是农家子弟。在生产力落后的过去,这一想法是社会的主流思想;即使是今天,它仍然还有巨大的“市场”。所以,当孩子考到满分时,做家长的异常高兴地送给孩子一个吻,而一旦看到孩子成绩退步,便狠狠地给他一个教训。父母心意,不言自明。
然而,个体都有差异,并非所有的孩子都爱读书,也并非所有的学生都读得好。每个人的志向不同,追求不同,自然呈现出千差万别的景象。哲学家说过,不是每一片叶子的长相都相同。既然每个人的形态不同,个性有异,何不保持这种“姹紫嫣红”之姿呢?要知道,这个世界之所以精彩,就在于它拥有的生命丰富多样。
有一句话说得好,一切顺其自然。对于教育来讲,道理也是如此。不必过于看重分数,以分数论英雄,以分数定命运。有时候,无为其实就是有为。
作文题有创意有亮点
□江剑锋
今年福建恢复使用全国卷,受到的社会关注超乎往年。它一改过去三年的文字材料,以漫画为题要求考生写作,这幅画符合学生,特别是学生实际。考生必须看懂漫画的内容和寓意,这幅漫画辛辣讽刺了两个学生的不一样结果:考100分的孩子收到家长的亲吻(奖励),考98分却得到家长的耳光(惩罚);考55分得到家长的耳光,考61分却得到家长的亲吻(奖励)。很显然,学生可以阐述在教育孩子方面的误区(包括老师特别是家长),阐明应试教育重分数给孩子造成的伤害,分析其弊病,也可将两个孩子的遭遇做对比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式与途径,摆事实、讲道理,由此及彼,就会就有精彩的作文。
如果考生能从高一点的立意来写,也可以写成“莫以成败论英雄”。一点失败(从100到98分)只是暂时的失败,不要悲观;有一点进步,也需肯定鼓励,今后大有作为,成功都是从点滴的积累中产生。这样写更有高水平的立意。
今年高考作文题,还是给材料作文,不过所给材料是一幅漫画,其主要有以下四大特点:
一、指向明确,针对性强。它面向社会,面向学生生活。奖惩不当给孩子造成伤害。
二、紧扣当今教育实际——应试教育只重视分数,不利于人才培养的弊端。
三、想拿高分立意一定要高。立意深刻,作文才会出彩。
四、预示作文训练要多方面,既要重视任务驱动型作文训练,也要兼顾阐述型作文训练。命题方式要多样式。所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题不同”。
总之,要看清题目的要求和读懂漫画的寓意,在于选准切入点,不脱离漫画的内容,把道理讲清楚,把文章写得有血有肉都可以收获好成绩。
公平与包容
□石钒
张三、李四是同学,张三是成绩好的学生,李四是成绩差的学生。好学生张三得100分时获得表扬,偶在马失前蹄才考到98分之际,却被严厉批评了。差学生李四分数常接近及格线下,得55分时挨批;偶有次迈进61分大关,却被大大表扬一番了。
为什么张三的98分与李四的55分会导致批评与表扬的不同结果呢?就在于判断标准或比较方法不同,当对张三和李四之间开展纵向比较时,把两人作为互不联系的主体,张三从100分到98分是退步了,要受到批评;李四从55分到61分是进步了,要受到表扬。在张三与李四之间进行横向比较时,张三98分比李四61分高,按理须对张三表扬,对李四批评。纵横结合,那就三七开,即批评中有表扬或表扬中有批评。
“四个全面”之一是“全面依法治国”,公平是法治社会的标志。公平就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无论是谁都没有任何特权。古代的科举制度在于打开一扇门,给寒门弟子带来发展机会。从1952年开始的中国高考制度,则给更多的中国人最大的发展机会和空间,其原因就是极力打造最大程度的公平。由于高考采用同一杆秤或同一个标准衡量,当划定录取分数线后,尽管人与人之间有富贵与贫贱等差别,一旦上线后必须录取;反之就必须接受淘汰。
“四个全面”之一还有“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允许失败,这就是包容的体现。胜败乃兵家常事,张三经常获得100分,偶得98分时必须包容。包容体现在:与试卷难度系数相联系,倘若是难的,最高分98分呢?要与状态相联系,倘若张三生病导致昏沉,带病上考场是值得表扬的。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对98分的张三批评指责,那是不对的。哪怕试卷难度系数没有增加,张三身体状态也不差,就是偶有过错,98分与100分还是在同一水平线的,哪能对张三吹毛求疵呢?
公平与包容是社会进步发展的象征之一。公平与法治相关,包容与道德相连,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是密切联系的。从世界观到方法论,我们都必须带着公平与包容来待人处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我们不能缺失公平与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