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福建 > 龙岩 > 龙岩新闻 > 正文

龙岩经开区(高新区)加快征拆打通项目落地战役最后一公里

2016-03-24 14:48 来源:闽西新闻网 0

  成排雄伟的厂房与宽阔平坦的大道穿插在一起,构成了龙岩经开区(高新区)独特的城市景观。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项目落地攻坚战的大前沿和主战场,该区布局着数十个省市区重大项目。

  这些项目每推进一步,都意味着繁重的征地拆迁任务,用一组数字可以佐证工作量之大:今年,该区计划实施房屋征收68.24万平方米,土地征收4427亩,其中有龙岩大道一期、龙腾南路二期、龙岩外环路项目(西外环)、红田路二期、城际快速通道项目(南外环)、厦蓉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项目、华莲西路等多个省市重点路网。

  用地,是项目实施最重要的要素保障之一。对于肩负项目建设重担,线性工程多的龙岩经开区(高新区)来说,更是等不起,慢不得。在东肖镇党委书记林广江看来,征拆工作没有领导干部,只有一线工作人员。只有践行“一线”工作法,积极主动直面挑战,既想方设法保障重点项目的用地需要,又依法依规最大限度地满足被征地群众的利益诉求,才能真正打好项目落地攻坚战。

一线问题一线解决

  每天早上8点半,高陂镇征拆办的工作人员便准时点名集合。精简的部署之后,便各自奔向征拆一线。

  作为龙岩经开区(高新区)高端产业集聚区,高陂的项目落地战役主要凸显在加快推进征拆工作上。“坚持一线工作法就是把干部压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把支部建在一线。”该镇书记赖庆斌总结说,一线指挥、一线决策、一线解难,该镇成立了五大片区指挥部,几十名精兵强将组成数十个征地拆迁工作小组,深入征拆第一线,抓重点、抢节点、攻难点。

  错综复杂的征拆工作,牵一发而动全身。面临艰巨的征拆工作任务,该区的一线工作人员还结合各自实际情况,摸索出一套成熟的调度机制。

  东肖镇的经验是在征迁前注重谋划,在征迁中注重调度,在征迁后注重总结。譬如将30个土地房屋征收项目分为歼灭战、突击战、突围战三个战役进行推进;建立工作片竞赛、干部包户竞争、突击队攻坚的奖惩激励机制,每天一调度,每周一会商;该镇还创新“一把手一问一答”机制,由总指挥在干部例会上对干部包户工作随机提问,形成你追我赶做征拆的紧迫感。

  而高陂则出台干部包户挂钩制度、定期会商制度、激励鼓励制度、效率兼顾灵活制度等四项机制。将后备干部完成工作情况作为换届选举时能否任用的重要依据。对征收工作中出现的面积、苗木等一般性补差,在原则范围内,工作组可以现场拍板灵活处置,加快征收扫尾。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3月22日,该区已征收土地823.2亩,交付土地434.67亩,征收房屋5.4万平方米。其中,龙岩大道一期已经清表交地,龙岩外环路项目(西外环)、西气东输项目、万全物流、永康小区、惠民小区及公共收储2号地等项目也将于本月底前完成征收。

征地先征“心”

  在各个征地拆迁现场,第一个抵达的,往往不是挖掘机,而是笑容可掬的“说客”。该区的理念是:征地先征心。这要求征拆干部作为主心骨,在走村入户前必须吃透政策。

  “心中有笔明白账,才知道我们能给什么,老百姓又要什么。”多年跑在征拆一线的林广江认为,征地拆迁必须赢得群众的支持,而这种支持,与征地后他们的民生保障问题紧紧相连。正是深谙这一道理,该区在征拆过程中千方百计争取政策扶持,并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

  近期的一次次保障性施工,为项目建设扫平了道路。同类条件,同样情况,同等补偿——该区对集体与个人,对党员干部和普通群众一视同仁,不搞“人情征地”、“虚假征地”。

  “在政策能给的和老百姓想要的之间找一到一个结合点,就是征拆干部要做的关键。”而这个工作最耗时间。去年,为了推进厦蓉高速改扩建工程东肖段的征拆工作,光榴坑一个村就开了200多场会。

  “厚着脸皮、踏破脚皮、饿着肚皮、磨破嘴皮”,征拆干部们这样打趣自己的工作。而打通项目建设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干部们的“口头禅”。不过,也有人说,“就算剩下10米,我们也要全力以赴,啃掉‘硬骨头’。”

  朴素的话语,折射出的是龙岩经开区(高新区)强化攻坚克难,勇于突破“卡壳”难题的信心和决心。这种干劲,贯穿着龙岩经开区(高新区)征拆工作的始终。(记者 刘玉荣 通讯员 卢水生 邓海英 张新平)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网传“龙岩一女性感染SB250病毒死亡”系谣言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