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福建 > 龙岩 > 龙岩新闻 > 正文

龙岩市民投资理财方式日趋丰富 多元化打理钱袋子

2016-02-25 11:30 来源:闽西新闻网 0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消费财经资讯报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岩城市民日益关注投资理财,希望让自己的钱袋子越来越鼓。

  2月18日至19日,记者多方走访发现,经历了这几年市场的大起大落后,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意识到,“所有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受此影响,市民投资理财方式日趋多元化。

虽然,近期股市波动调整很大,但在岩城一家证券公司内,一些老股民仍认真盯盘,期待能有收益。记者 王耀辉 摄

虽然,近期股市波动调整很大,但在岩城一家证券公司内,一些老股民仍认真盯盘,期待能有收益。记者 王耀辉 摄

银行理财产品受追捧

  眼下,银行的存款利率低,且受经济大环境影响,市民的避险情绪上升,在这种背景下,各类银行理财产品受追捧,销售十分火爆。

  “嗨!太可惜了!有款年化收益4.6%的理财产品没有抢到,只能下个星期再来试试了。”18日下午,在中心城区九一路边上的一家银行,市民黄女士正为没有抢到某款理财产品而感到沮丧。

  “前两天我还特地从支付宝里面转了5万元到银行卡,为的就是买银行的理财产品,哪里想到买的人这么多。”黄女士告诉记者,和一些互联网理财产品相比,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虽然较低,但是风险低,把钱投在里面,心里感觉踏实。

  随后,记者走访了岩城多家银行发现,大多数银行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都在5%以下。春节前夕,一些银行曾推出利率相对较高的理财产品吸引客户,结果很快就被市民一抢而空,其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4%左右的收益只能说是不高不低,说吸引力很大也是骗人的,但毕竟现在降息的大环境摆在那,要求银行给出什么高息产品也不现实。”资深理财人士坦言,在很多普通百姓眼中,银行理财产品具有安全性高、收益稳定等优势,这使得银行理财产品逐渐成为炙手可热的投资品种,但其实理财产品也有风险,标示的收益只是预期收益,有时随着市场的波动,预期收益往往达不到。

理财类APP选择多样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与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种理财类APP应运而生,这些理财APP以其方便、快捷、灵活,很快便赢得了不少人,特别是年轻人的青睐。

  打开80后小戴的手机,各种理财类APP令人眼花缭乱,有余额宝、百度钱包、挖财、各大银行推出的官方理财APP等等。据小戴介绍,像余额宝这一类的理财APP,其收益较低,但是存取灵活;近年来兴起的P2P理财产品,其收益较为可观,年化收益基本上超过7%,但风险较高。“我的钱分成了好几块,一部分存在余额宝,一部分放在挖财,还买了一些定投基金和股票。”小戴告诉记者,身边不少朋友、同事,都对理财APP软件有着较大的兴趣,常常会互相讨论哪款软件最实用、最赚钱。

  今年初黄金价格一路飙升,在普通投资者中又掀起了一股抢金热。虽然最近金价又出现了调整,但还是有不少消费者投资购买黄金。在中山街一家黄金首饰店,购买、咨询黄金的市民络绎不绝,正在店内挑选黄金首饰的周小姐表示,黄金价格有波动很正常,但从长期来看,黄金与其他资产的相关性很低,可以减小投资组合的波动,缓冲风险。

警惕“天上掉馅饼”

  投资者在投资理财过程中,往往容易被各种高收益率的产品所吸引。

  对此,有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在做理财配置时,不要盲目追求高收益,一味地冲动跟风,而是要理性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合理地进行资产配置。根据自己能承受的风险能力和收益状况,选择合适的理财方式。同时,还需要多了解理财产品的资金去向以及风险所在。

  近些年,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群众对相关法律法规的不了解,打着各种旗号,对群众许以高额回报,从事欺诈活动。广大市民要提高对非法集资的识别能力,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对“高额回报”、“快速致富”等投资项目进行冷静分析,避免上当受骗。(记者 罗玉文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龙岩市委书记李德金批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新闻舆论工作讲话精神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