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平七旬道德模范蓝富昌:林下种砂仁 续挑两家担
“孩子们都成家了,但家里还有一个九旬老母和一个瘫痪的病人需要照顾。”1月20日,福建省道德模范、武平县中赤乡万营村蓝富昌和他的妻子,正在一个离家5公里远的山坳里忙活。山坳那块由社会各界帮扶他建立起的砂仁林下种植基地,承担着他们夫妻俩赡养老(病)人的经济基础。
多年来蓝富昌和他的妻子钟永秀经营着一个特殊的家。1988年蓝富昌的堂弟蓝富增不幸受伤瘫痪,妻子钟永秀不离不弃;1997年蓝富昌妻子不幸病逝。在亲人们的撮合下,蓝富昌与钟永秀走到了一起。从此蓝富昌一肩挑起两家担:两个家庭8个孩子,常年患病的老母亲,妻子那瘫痪的前夫,以及落下的债务。蓝富昌每天陀螺般旋转,每天精心照料妻子瘫痪的前夫,为他准时送饭,清理屎尿,用热水擦洗身子;为了偿还债务,他起早贪黑,省吃俭用,精心耕耘十几亩农田,农闲时在附近工地打零工。在夫妻俩精心耕耘下,原本由两家人组成的“大家庭”,温暖如风,爱意融融,孩子们先后成家立业。
蓝富昌“一肩挑起两家担,再苦再累不言弃”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他坚韧的毅力和无私的爱心感动着社会各界。2013年3月他荣获“2012年度感动福建十大人物”提名;2013年2月荣登福建省孝老爱亲“好人榜”;2014年荣获第三届福建省孝老爱亲道德模范称号。
评为道德模范后,省市县文明办为了“礼遇”好人,给予蓝富昌5.7万元的奖励帮扶金。面对着帮扶金,蓝富昌首先想到的是用这些资金发展生产,以更好地赡养老母亲和妻子那瘫痪的前夫。蓝富昌说,孩子们都成家了,不过日子过得并不是很宽裕;自己年岁大了,重体力活干不来了,但当初对妻子的承诺——要帮她好好照顾瘫痪前夫,一定要继续履行。“我以前种过砂仁(一种中药材),有一些种植经验。这东西一次种植,栽培得好可采收几十年。”蓝富昌说,就是生态要求高,于是他在2014年冬,选择了一个离家5公里远叫松树坑的地方,把荒芜多年的田地重新开垦出来,并发动村人到荒山深涧采集砂仁种苗,以1株10元的价格收购下来。经过整个冬天的忙碌,蓝富昌终于建起了一个占地10余亩、种植1.5万株的林下经济砂仁种植基地。
经过精心栽培,砂仁长势良好。2015年冬,蓝富昌的砂仁开始零星结果。“共采集了3斤,100元1斤。”不过,蓝富昌信心十足,他说,“明年就正常结果了。1株若能产砂仁两钱,就够正常生活开支了,感谢政府帮扶。”(通讯员 钟茂富 刘建奎)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