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福建 > 福州 > 福州新闻 > 正文

诈骗手段层出不穷 福州警方提醒市民增强防范意识

2014-01-22 20:42 来源:福州新闻网 0

  如今,社会上出现的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花样翻新,可谓是不断“与时俱进”。电话诈骗、短信诈骗、网络诈骗、银行诈骗,犯罪分子们可谓绞尽脑汁,广泛“撒网”,千方百计让人上当。22日,福州警方送上“防范诈骗小礼包”,提醒市民增强自身防范虚假信息诈骗的意识和能力,有效保护自身财产安全。

  虚假信息诈骗犯罪主要作案手法有十大类

  冒充电话局、公检法、税务机关工作人员诈骗

  犯罪分子主动拨打居民家中座机电话,冒充电话局和公、检、法机关的工作人员,称事主名下登记的座机电话有高额欠费情况,并称事主个人信息可能已被他人冒用,事主银行帐户存款涉嫌洗钱或诈骗犯罪,事主存款有可能受到损失等情节,恐吓事主相信后,要求事主配合“公、检、法”及银行工作。

  以“保护”事主财产为由,通过电话指挥事主在银行ATM自动柜员机或网上银行上操作,将事主个人和家庭存款转账到骗子提供的所谓资产保护的帐号内。

  以购车、购房退税或退社保、退医保为由实施诈骗

  犯罪分子以税务局、财政局、车管所、房地产交易中心、社保中心或医保中心的工作人员名义,通过电话或者短信联系事主,谎称国家近期出台的相关政策,其可以亨受购车、购房、社保或医保退税优惠政策,后让事主通过ATM柜员机按要求操作退还税额,转走事主银行卡存款。

  虚构中奖诈骗

  虚构绑架事实、亲朋生病、出车祸等实施诈骗

  以拨电话、发短信、邮寄虚假中奖刮刮卡、设置虚假网站等方式,以对方在热播节目或相关活动中“中奖”为名实施诈骗。一旦事主联系了所谓的“兑奖热线”电话后,犯罪分子即以需先汇“个人所得税”、“服务费”、“拍卖费”、“转帐手续费”等种种借口诈骗钱财。

  犯罪分子称事主的子女被绑架,并有一名同伙假装事主子女大声呼救,要求速汇赎金进行诈骗。犯罪分子或冒充医生打电话称事主亲属生病或因车祸住院抢救,急需用钱等名义实施诈骗,骗事主汇款到指定账户。部分市民收到以上内容的电话,往往因一时惊慌失措,而丧失警惕从而上当受骗汇赎金。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轻信朋友遭传销组织控制 13人被困连江一居民楼
下一条:福州摧毁一发卡招嫖团伙 查处220起发卡招嫖案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