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地铁屏山站50天出土千件文物 类别丰富
“冶城”护城河露出真容
“福州城市发展每一个时期的遗迹、文物这次都有出土,都和史书对上了号。”有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尤其是发现了从两晋南北朝延续到宋代的护城河。
护城河遗址在工地南侧,更靠近九彩巷一带。考古队员介绍,南朝的护城河在最南侧,宽4米、深4米左右,护城河沿着冶山山势延续下来,都有很明显的人工痕迹。再向北面一点就是唐代护城河,河面宽8.7米、深3.8米。宋代的护城河更宽更深,也更靠北面,宽11米,而且护城河底有排水暗沟、水井相互连通。
在护城河内出土的文物也不少,有各类瓷器,大都比较完整,其中一件特别有趣。考古队员拿着一个棕色瓷壶,只见下面还有毛笔写的“通字号”,底部写着“嘉定三年”等字样。“这是南宋1210年的酒壶,酒家名‘通字号’,上面的字迹是当时流行的墨书。”考古队员介绍,虽然瓷质一般,但是有这样的字号、明确纪年的,在福州还是第一次出土。说不定是当时哪个人喝酒之后丢到护城河内的。
清代小罐
宋代西湖大至冶山脚下
“一直到宋代,西湖还都是一个很大的湖,南侧延续到冶山脚下。”福州市考古队队长林果分析,从护城河分布方向来看,福州城相当一段时间内,欧冶池与西湖是连在一起的,一直延续到宋代。现在的九彩巷原来是一个水道,把西湖的北面和南面分割开来。
南宋年间的棕色瓷壶底部写着“嘉定三年”等字样
名词点击
万岁瓦当
俗话说“秦砖汉瓦”,汉瓦就是指“瓦当”,汉代把中国古代瓦当艺术推向了最高峰。瓦当在使用中,是建筑中筒瓦顶端下垂的部分。西汉时期,用文字装饰的很流行,“万岁”表达了汉代人们对长寿永生的追求和愿望。
冶城
史书上记载“无诸都冶,依山据垒,据将军山、欧冶池以为胜”。当时的冶城,以冶山(又叫将军山、泉山)为中心,北至华林寺,南到湖东路,东抵商业厅,西接钱塘巷。由于无诸的子孙们据险叛汉,闽越国至公元前110年就灭亡了。汉武帝采取“虚地移民”政策,冶城被废弃了很长时间。(本网记者 李熙慧/文 包华/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