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福建 > 福州 > 福州新闻 > 正文

老汉面部溃烂似虫蚀大洞 皮肤出现斑点后开始溃烂

2013-11-01 10:44 来源:闽南网 0

依伯因没钱而放弃治疗

病情恶化期待社会救助

  雷依伯是个孤寡老人,平时没有什么经济来源,就只能靠每月100多元的低保维持生计。雷依伯来福州看病时,就想着让医生开点药就好了,要做手术、放疗,他没有钱,因此他放弃治疗回了连江。

  回去后,怕自己的“鬼样子”吓到别人,雷依伯就基本上不出门了,躺在床上能多过一天是一天。家里没有电视、收音机等,白天他听听外面的声音,人感觉还好点。但一到晚上,他就睡不着觉,溃烂处有点发痒,时间非常难熬。

  9月25日,雷小姐曾去看过雷依伯。短短几个月,他眉毛以下到太阳穴都已经开始溃烂了,左脸的溃疡面积已有拳头大小,脖子上也开始慢慢溃烂。

  “看到老人孤零零地躺在床上,真的很凄凉。”雷小姐说,才20多岁的她并没有太多的积蓄,其他亲戚也凑了两三万元给老人看病,相继都花掉了。

  雷小姐说,老人家的吃饭问题她一个人可以解决,但看病单靠她一人之力实在人单力微,“希望社会上爱心人士能搭把手,一起帮帮这个孤寡老人,给他一个治疗的机会。”

医生

基底细胞癌病变缓慢

不及时治疗可能致死

  昨日,省肿瘤医院外科副主任医师李林在看了记者提供的雷依伯的照片后说,从图片上判断,雷依伯很可能就是患了基底细胞癌,其眼部组织已被破坏,估计已经发病好几年时间,而且已引起疼痛,可能癌细胞已侵犯到面部神经。

  李林从医25年多,每年都有零星接诊五六例基底细胞癌的患者,但从来没有碰到这么严重的。有的病人是痣周边出现了溃烂,才查出是基底细胞癌。基底细胞癌在皮肤恶性肿瘤中发病率最高,其发病与紫外线照射有密切关系。白种人发病率最高,黄种人发病率比较低,大概在中国每10万人中只有几个人得这病。

  基底细胞癌开始仅是米粒或黄豆大小的小结节,黄红色带有蜡光,质地坚硬,其表面可见有扩张的毛细血管。结节向周围逐渐扩大,可至指甲盖大小,成为盘状斑块,表层溃破后,其上层结棕色痂壳,基底呈鲜红色,容易出血。溃疡边缘向内卷曲,较硬,呈虫蚀状。

  基底细胞癌常见于老年人颜面部位,皮肤出现虫蚀状改变。一般仅在局部呈浸润性生长,很少发生转移,病变发展缓慢,但处理不当,或不加处理,也可能严重破坏眼部组织,甚至侵蚀血管引起血管破裂导致大出血而死亡。

  李林曾给一名70多岁的基底细胞瘤患者动过局部切除手术,如今过去10年了,治疗效果还是很好,并没有出现复发转移。不过像雷依伯这样,如果手术治疗非常棘手,由于手术切除的范围非常大,而且修复是一个大问题,需要与颌面外科以及整形科的医生一起进行手术。

  此外,放射治疗也是目前一个有效、经济的治疗手段,按照雷依伯的情况,估计要治疗一个月左右。

  至于具体要如何治疗,雷依伯最好先到医院面诊一下,才能确定方案。如果手术治疗费用可能至少要十多万元,如果放射治疗估计要数万元。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公交司机因车速慢被打 疑打人者为执法人员
下一条:福州两男子花3万伪装大款骗取20商家200多万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