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福建 > 福州 > 福州新闻 > 正文

福州鼓楼区政府对街区内八地块实行房屋征收

2013-10-25 11:53 来源:闽南网 0

新闻回顾

数一数朱紫坊巷多少家珍

  安泰河旁,朱紫坊沧桑而恬静。在1100年的日升月落中,它变换着不同的角色。它因南宋通奉大夫朱敏功四兄弟皆登仕门,一家朱紫盈门而得名;它曾拥有三座孔庙、一座府学院署,因学院林立而成为八闽学子心向往之的“学府街”;因为萨镇冰、方伯谦等海军名将从这里走出,它又有了“海军巷”的雅号。

  因为这流淌千年的血统,因为层出不穷的传奇人物与故事,因为芙蓉园、萨氏故居、方氏故居和其他历史文化遗产,朱紫坊在不久的将来,也许将迎来一个新的称谓: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近年来,福州加大文物保护、修复和重建的力度,镇海楼矗立在屏山之巅,三坊七巷焕发出勃勃生机,安泰河也通过整治重现水清河畅的景象。在《福州朱紫坊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即将出台的背景下,我们有理由相信,沉寂了许久的朱紫坊,将重新向世人展现它的独特魅力。

坊巷人杰地灵

  朱紫坊街区位于安泰河边、于山之麓,北接津泰路,南邻圣庙路,东至津门路、花园路,西靠八一七北路,面积15.84公项,街区内有坊巷10条,基本保存了自唐宋以来形成的格局。南宋时通奉大夫朱敏功、儒林郎朱敏中、朝请大夫朱敏元、南安令朱敏修兄弟4人居此皆登仕门,朱紫盈门,故得名朱紫坊。如今,“朱紫达善境”的石牌坊犹在。

  安泰河曾是福州的护城河,安泰桥唐时名“利涉桥”。据《榕城景物考》记载:“唐天复初,为罗城南关,人烟绣错,舟楫云排,两岸酒市歌楼,箫管从柳荫榕叶中出。”宋时修筑外城,朱紫坊街区全部被包入城中。安泰河两岸榕荫匝地,巷坊交错,酒市笙歌,宋代曾巩《夜过利涉门》诗吟:“红纱笼灯过斜桥,复观晕飞插斗杓。人在画楼犹未睡,满堤明月五更潮。”通过描绘持灯游城的夜色,反映当时朱紫坊一带已成为繁华的城市街区。

  自有记载以来,朱紫坊一直是高官巨商大儒买地建房居住繁衍的福地。朱紫盈门的朱家四兄弟、宋代参政知事陈韡、明代首辅叶向高、近代纺织工业的先驱龚易图、近代著名海军将领萨镇冰、方伯谦、抗日英雄张日章、抗日将领陈琛、著名爱国主义人士何公敢等,都在朱紫坊生活过。他们或留下脍炙人口的传奇故事,或留下古韵沧桑的名园宅第,让后人无限回味,成就了朱紫坊的独特韵味。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福州一塑料厂清晨排黑烟 村民被熏头晕不敢开窗
下一条:福州违建现象多 鼓楼15处违建昨被拆除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