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福建 > 福州 > 福州新闻 > 正文

福州上下杭旧屋改造 超六成居民签订搬迁协议

2013-10-25 11:26 来源:福州日报 0

  老黄今年60多岁,他家的房子属“公租房”,确权面积不到44平方米。两间房住着一家四口人,缺少卫生间等生活基本设施。加上老房子年久失修,存在不少安全隐患。一直以来,他都梦想着有一天能离开这座老房子,住上新楼房。“老房子里住了50多年,没有一天不担惊受怕。一到台风天,人就提心吊胆。”老黄告诉记者。

  老黄说,现在自己每月可以领取一些退休金,生活总算稳定了点,更加盼着改善居住条件。这次上下杭旧屋区改造的实施,加上合理的拆迁补偿方案,让他住上新楼房的梦想得以实现。“旧民房置换成高楼大厦的新房,我真是有说不出的快乐。”老黄告诉记者,新房位于象峰新苑,面积有105平方米,还能拿到3万多元的退款,现在全家就盼着早日领到新房的钥匙了。

上下杭将涅槃新生

  改善居民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改变城区面貌,加快发展,历来是台江区委、区政府高度关注的民生大事。

  “上下杭旧屋区改造是党和政府改善民生、顺应民意的一个重要决策。”台江区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台江区加快“三旧”改造步伐,突出改造的力度、广度和速度,努力改善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安心、更放心、更舒心。随着城市的发展,上下杭危旧房多、基础设施不完善、卫生环境差、火患严重,“拥有一个宽敞明亮的新家”成为这里居民的热切期盼。动迁前的民意调查显示,逾95%的居民同意尽快启动上下杭旧屋区改造项目。

  记者了解到,承载几代福州人记忆的上下杭不会因此消失,而将在市民的期盼中迎来凤凰涅槃。根据《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将形成以上杭路、下杭路和隆平路为主要街巷骨架,少量南北向的巷子沟通南北的鱼骨状街巷体系,打造与大庙山、三捷河、闽江契合的街区格局,并以居住、商业、旅游、文化等复合功能为主,形成具有浓厚福州传统建筑文化特色和社区文化特色的传统街区。

  此外,作为闽商的发祥地之一,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至今保留着众多的文物保护单位和近现代优秀建筑,包括巨贾商户的老宅和商号,现有90多处省、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第三次文物普查新发现的文物点。根据《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上杭路商贸会所区、下杭片商业休闲区、三捷河休闲旅游带、龙岭顶民俗休闲区等七大区域,将启动保护性开发,届时这些文物都将得到很好的保护和修复。不久的将来,一个美丽的上下杭将展现在市民眼前。(记者 王玉萍/文 郑帅/摄 通讯员 陈晓)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福州男子酒吧“艳遇”遭人暴打 警方介入调查
下一条:福州金港河畔绿地变菜地 附近居民抢地种菜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