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双学位证突变辅修证 校方:执行教育部门文件
校方称:证书改名是执行部门文件
对于此事,福州大学教务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日前,省教育厅下发了相关文件,学校就根据文件精神,对证书名称作了调整。
据介绍,整个福州大学目前约有2000人在修读“双学位”、“双专业”、“主辅修”,占所有学生的10%~20%。该负责人表示,证书的名称虽然变了,但本质没变,现在的“辅修专业学位证书”和“辅修专业证书”,和此前一样,都是由学校颁发,并且报省教育厅备案的。
该负责人称,据他了解,此前确有一些学生凭借“双学位证书”成功就业。但证书改名后,是否会影响在就业中的使用,他称,这主要得看用人单位的想法,校方也无法决定。
□解读
名为“双学位”,实是辅修专业
其实,根据省教育厅网公布的相关文件,我省高校很多本科生,在大学期间修读的“双学位”,严格来说,应称为辅修专业学位。由于此前操作不规范,不少高校的辅修学位证书,是以“双学士学位证书”等的名目出现。
据了解,我省乃至全国不少高校的“双学位”,其实是辅修专业学位,它是指本科在读学生,在主修一个专业的同时,跨学科门类辅修其他专业,通过考核后,在获得主修专业学士学位前提下,经学校核准,颁发相应的证书。这与“第二学士学位”完全是两个概念。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令第21号),“对完成本专业同时辅修其他专业,并达到该专业辅修要求者,由学校发给辅修专业证书。”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尚未开通辅修专业证书信息查询。不过,福建省教育厅网站特别开通了“福建省高校辅修专业证书查询”模块,可以供学生和用人单位查询认证。
而“第二学士学位”,指的是学生在本科毕业、已经取得一个学士学位后,再经过统一考试后被高校录取,经过2~3年的全日制学习,取得第二个本科学历和本科学位。
高校进行“第二学士学位”招生的专业,必须经过教育部批准。据了解,目前,我省只有厦门大学有“第二学士学位”招生资格。“第二学士学位”是国家承认的学位,在“学信网”可以查验。
“双学位”在我省仅试行2年
2009年,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物价局、省人事厅、省发改委联合下发《关于在全省高校毕业生中试行“双学位”、“双专业”教育的意见》,决定招收应届毕业生修读“双学位”。由毕业生向所在高校提出申请,免试入学,学习期限为2~3年,按全日制在校生统一管理。
这里的“双学位”,与辅修专业的不同在于,必须是应届毕业生才能申请修读。
当时这一政策出台的背景,是为缓解就业压力。这样的“双学位”,也仅仅是2009年和2010年在我省进行了两年试点,其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由省教育厅统一印制,并由省教育厅进行省内统一电子注册,在本省范围内承认学历、学位。省教育厅网站为此开通了专门的“‘双学位’、‘双专业’毕业生查询”模块。(记者 王林成 李薇)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