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疾控提醒:7月重点预防这些疾病

福州疾控   2021-07-02 19:13

  食源性疾病

  夏季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潮湿、闷热的日子,也是细菌滋生最活跃的时期,同时也是食源性疾病高发季节。

  食源性疾病是指由食品中的各种致病因子经摄食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或中毒性疾病。通俗的讲就是“吃”出来的病。大多数由致病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主要以消化系统症状为主,就是人们常说的“上吐下泻”。但有些食源性致病菌感染后除了消化系统症状以外,还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为保证市民朋友们饮食安全,福州疾控温馨提示:食材选购要新鲜、食物保存应恰当;居家饮食宜清淡、饭菜加热要彻底;外出就餐慎选择、烧烤海鲜要适量;冰冷食物少摄入,食用之时需注意;特殊人群多注意,营养均衡多补水;出现腹泻呕吐,请及时就医。

  登革热

  夏季,蚊子多多的季节,要谨防蚊传疾病。

  登革热主要通过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叮咬传播。其临床表现为发热、皮疹、“三红三痛”(“三红”为眼睛发红、面部发红、颈前和胸前皮肤发红;“三痛”为头痛、眼眶痛、肌肉骨骼关节痛)等,部分患者会出现感冒样症状或胃肠道症状(呕吐、腹泻)。

  预防登革热:

  定期清除积水是关键

  养富贵竹、万年青等水生植物的容器常换水

  做好防蚊灭蚊措施,远离疾病

  室内可安装纱门纱窗蚊子物理隔离

  户外活动着长袖衣裤、涂抹趋避剂、避免树荫、凉亭停留较长时间

  前往登革热高发国家旅游要格外注意

  手足口病

  随着托幼机构及小学的放假,7月份手足口病预计将有所下降,但仍是流行期,需引起关注。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传染病,以5岁以下,特别是3岁以下婴幼儿发病为主。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类型众多,同一儿童可因感染不同类型肠道病毒,出现多次发病。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的飞沫等)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口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楼梯扶手、把手、水龙头、游乐设施等而感染。

  因此,手足口病可以通过隐性感染的成人及高年龄段儿童将病毒直接或间接传播给低年龄段儿童,进而引起低年龄段儿童发病。

  手足口病预防常记七要点:勤洗手、勤通风、喝开水、吃熟食、晒衣被、常锻炼、少出门。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岭上白云——中国当代文人画名家邀请展”
  • 做好“海”的文章 ——福建推动海洋经济高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