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政协聚焦福州软件园 助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
作为海峡西岸软件产业集聚地,福州软件园如何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机遇,站在产业浪潮的顶端,成为市政协委员关注的焦点。5日,市政协召开“加大软件园引进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力度”对口协商会,市政协委员、行业专家和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围绕该议题展开探讨。市政协副主席王绍知参加会议。
当天,市政协同期召开“福州软件园基础设施和服务配套补短板”民主监督座谈会,这是2017年开展的对口协商活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今年的协商议题,助推福州软件园做大做强。
现状:今年对接一批知名企业,补短板取得成效
近年来,福州软件园初步构建起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良性发展生态圈,形成行业应用软件、互联网服务、大数据、IC设计和智能控制、文化创意等五大特色产业集群,多家企业在全国行业细分领域名列前茅。
据统计,2017年,园区技工贸总收入648亿元,同比增长25%,汇聚企业618家,其中上市挂牌企业37家、上市挂牌公司分支机构14家;产值超亿元的56家,国家重点软件企业10家。
“近两年,园区引进大型招商项目有57个,绝大部分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福州软件园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借助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接洽对接了一批知名数字经济企业,包括依图科技、科大讯飞、滴滴福建、芝诺(亚马逊)创新电商产业链平台等,力争年内落地。
在市政协的推动下,补短板工作进展也十分有成效。目前,园区新开通9条公交线路,其中3条穿梭园区;新增泊车位1500个,路网提升改造,4.3公里道路完成“白改黑”;A区临时生活服务中心和可容纳1000人用餐的食堂开放。
不过,课题组在调研中也发现,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园区的规划定位、配套政策、招商手段、创新能力、融资环境等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