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又现福州 腮腺炎如何防控怎么治疗

福州疾控、深圳光明疾控   2018-05-03 17:58

  “医生,我的孩子左腮肿了,摸上去还喊疼。”在福州市儿童医院的诊室里,黄女士焦急地询问医生。

­  原来,黄女士刚读小学的女儿出现了发烧、咽痛、腮腺肿大等症状,张嘴咀嚼时还出现疼痛加剧。为了不耽误病情,黄女士急忙带着孩子就诊。

­  “孩子班上已经有好几个同学因为腮腺炎请假了。”黄女士告诉记者。

­  这个来势汹涌

­  让黄女士如此着急的小妖就是

­  传说中的“大脸病”——

­  流行性腮腺炎

­  记者昨日(2日)从福州市疾控中心获悉,福州市进入流行性腮腺炎流行高峰。根据监测数据表明,近期我市网络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发病人数有增加趋势,个别学校还出现了聚集性疫情。疾控专家提醒,免疫力低下的儿童最易遭受侵袭,学校人员聚集,极易造成传播,应注意防控。

­  “腮腺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随着疫苗普遍接种,常年的流行性腮腺炎往往出现2个流行高峰。”福州市疾控专家表示,其中4-7月为第一个发病期,10月-次年1月为次高峰。

­  面对来势汹汹的腮腺炎,

­  我们该怎么办呢?

­  这些防控知识快收下吧!

­  什么是流行性腮腺炎

­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腮腺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弥漫性肿大,表面发烫有压痛,发病初期还常伴随发热、咽痛、头痛、食欲不佳、恶心等全身症状,张嘴咀嚼及进食酸性食物时疼痛加剧。

­  病毒还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关节等几乎所有的器官。

­  因此,常可引起脑膜脑炎、睾丸炎、胰腺炎、乳腺炎、卵巢炎等症状。

­  为什么总出现在学校

­  1、传播途径易实现

­  流行性腮腺炎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被唾液污染的衣服、玩具或公共用具间接传染;免疫力普遍低下的儿童最容易遭受侵袭。学校是人口聚集的场所,一旦出现流腮患者,不及时做好防控措施,很容易出现流腮聚集性病例。

­  01Myk

­  2、传染期长

­  早期的患者及隐形患者均为传染源,患者腮腺肿大前7天至肿大后9天约2周内,可从唾液中分离出病毒,此时患者具有高度传染性。

­  02

­  3、潜伏期长

­  易感者一般在接触患者后2-3周内发病,平均18天,因此在患者在临床症状出现前数天就开始排除病毒,容易造成忽视。

­  03

­  如何做好防控

­  学校篇

­  1做好监测与报告

­  发现可疑病例立即报告,做好学生因病缺勤登记、随访工作;

­  2管理传染源

­  加强晨午检,发现可疑病例立即通知家长带往附近医院就诊,确诊学生应当隔离至腮腺肿大消退为止,才能回校

­  3切断传播途径

­  加强校内空气流通,注意通风,对流行性腮腺炎发生的教室放学后可用0.2%过氧乙酸消毒;

­  4保护易感人群

­  倡导未患病、未接种过疫苗的学生到辖区接种疫苗,必要时组织开展疫苗应急接种;此外,还需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多参加锻炼,增强体质。

­  5流行期间不宜举行大型活动

­  流行期间,学校应该停止课间操、运动会、游园活动等大型的集合活动。

­  6加强健康教育

­  多途广泛开展疾病防控知识宣贯,增强师生及家长的防病意识,主动配合校方落实防控措施。

­  家庭篇

­  1

­  接种疫苗

­  适龄儿童应及时接种疫苗,同时,注意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

­  少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的地方

­  出现腮腺肿大等不适症状时立即就医,明确诊断要休息隔离治疗到腮腺肿胀完全消失,病人及易感者均应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不去探视病人以免造成疾病的传播。

­  2

­  3

­  注意饮食

­  让孩子多喝一些温开水,多吃新鲜蔬菜,并多变换蔬菜种类。少吃鱼虾蟹。

­  你都记住了吗?

­  内容来源:福州疾控、深圳光明疾控

­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中国报业经营管理大会在潍坊召开 福建日报
  • “灵秀泰宁 优品有约”北京(福建)推介周活
  • 平潭两个项目集中签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