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直击高考首日:考场内外,总有一种温情在流淌
“同学加油!”昨日,2017年高考大幕开启,3万榕城学子走入考场,共赴这场人生的“成人礼”。巧合的是,昨日榕城上午高温炙烤,下午大雨倾盆,忽热忽凉的天气,仿佛也为考生和家长们摆下了一道考题。本报记者兵分多路前往市区多个考点,亲历高考百态,为您讲述高考背后的点点滴滴。
考试结束,考生走出考场。记者郑帅 摄
关键词一:距离
2800多公里,这是吉林与福州的距离,也是黄先生为给儿子助威飞行的距离。
“就是这个学校吗?”昨日9时许,金山中学的高考铃声已经响起,一名先生摊开手中的纸条询问记者,纸条上面写着“福州金山中学”。这名先生自我介绍,他姓黄,来自连江,常年在吉林工作。前天夜里他特意搭飞机赶回福州给高考的儿子加油打气。“他一直跟我说不要回来,但是我还是想陪在他身边打这关键一战。”黄先生夜里到家时,儿子已经睡下,早上见面时独立的孩子拒绝了父亲送考的提议。出于疼爱,黄先生还是出门前往考场。“我对金山不熟悉,担心走错。”黄先生说,儿子懂事乖巧,他很少操心,“他成绩不错,我不担心,不要求他要上多好的大学,只要他能有个安稳的工作就好,所以考试也不要有太大压力,但我相信他一定行!”
2米,这是一名不想打扰孩子却又不愿缺席他人生重要时刻的父亲主动选择的距离。
昨日7时50分,当北大路与湖东路交叉口的绿灯亮起,一名身着棕红色上衣的家长迅速举起手中的DV机,紧跟着快步走向考场的儿子。他始终小心翼翼地同儿子保持着至少2米的距离。在儿子顺利到达考场后,他又从背后的大包中取出一台单反相机,躲在一旁的角落开始选取角度,拍摄儿子和同学讨论考题的画面。“高考在每个人的学生生涯中占据重要位置,我想通过镜头帮孩子记录这段回忆,但又不想因此打扰他,就决定跟他保持些距离,也不容易给孩子造成压力。”这名爸爸是摄影爱好者,身后的背包塞满了各种设备和镜头,在护送儿子上考场的途中,他“偷拍”了不少好画面。令人备感温馨的是,孩子似乎也知道爸爸的心意,隔一段时间便在人群中找到他,回他一个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