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首次发布PM2.5数据 每半小时更新一次
PM2.5浓度是怎么测出来的?
这些实时更新的监测数据是怎么测出来的?昨天,记者在紫阳监测点看到,负责PM2.5和PM10监测的,是由大气采样装置、室内电脑控制系统和真空抽气泵组成的空气自动监测站。一根一米多高的蘑菇状“天线”,将空气样本吸入机器后,迅速加温至50℃左右,防止空气产生冷凝水汽。随后,仪器对空气样本进行过滤分离,将直径2.5微米和10微米的颗粒分开,再进行振动,根据振动频率来分析其中的颗粒物质量,最后计算出PM10和PM2.5数值。工作人员说,全自动实时监测结果精度,能确保1小时内的误差不超过2.0微克/立方米,全日浓度误差不超过1.0微克/立方米,“它每30秒就能自动生成一个PM2.5瞬间浓度值,每隔半小时就能分析出一个平均数值。”
福州PM2.5浓度数值有何特点?
昨天下午5点15分,记者查询到,从下午4点到5点这一个小时内,五四北路监测点、师大监测点、杨桥西路监测点、紫阳监测点、快安监测点和鼓山监测点的PM2.5数据分别是22微克/立方米、23微克/立方米、20微克/立方米、24微克/立方米、20微克/立方米、16微克/立方米。傍晚7点15分,6个监测点数据变成21微克/立方米、28微克/立方米、22微克/立方米、27微克/立方米、20微克/立方米、16微克/立方米,部分监测点的数据有所上升。
“这证明福州城区PM2.5数值呈早晚较高的规律,由于是上下班高峰期,道路上车辆较多。特别是福州是盆地地形,机动车尾气排放出的小颗粒物更不容易扩散,导致PM2.5数值升高。”环保监测专家表示,最近一段时间PM2.5监测数值较低,也和降温降雨有关。
有市民觉得奇怪,为啥作为清洁对照点的鼓山监测点,PM2.5数值比有些市中心还高?对此,专家解释道:“PM2.5是飘移性很强的超细小颗粒物,在大气中容易均匀分布。”
福州将新增PM2.5监测点
今年3月初,本报率先全方位探访了PM2.5监测点及其布点科学性。市民纷纷建议多设置一些PM2.5监测点,特别是在五四路、五一路、东街口这些主干道边。在采访中,福州市环境监测部门相关负责人也告诉记者,现在空气质量监测数据与市民感受有差别,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监测点还不够密集。
昨天,福州市环境监测部门工作人员则透露,今年福州计划投入1700多万元,对6个国控监测点进行改建、更新。同时,将建设完善的市级空气监测网,“随着城市的发展,PM2.5监测点也将随之增加,建设重点将放在新区。”目前他们正在仓山城门、金山福州29中等市级监测点试运行监测工作。
“希望市民能为监测点布点提建议和意见,让布点更加优化。”工作人员说,监测点能反映出该点半径四五公里范围内的空气状况,四周不能有明显的遮挡。
福州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则表示,今年年底,福州还将发布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PM10和PM2.5在内的环境空气质量指数,让市民更加直接感受到身边的环境空气质量如何。(记者 侯希辰 肖春道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