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多家私家侦探歇业 查婚外情私侦开价8000元/周
寻人追债,针孔偷拍定位跟踪
记者从几家私家侦探打出的广告上了解到,大部分公司的主打业务为婚姻外遇调查,还有婚前调查、寻人查址及商务追债等。
这些被外界统称为私家侦探的人,在行业内也称调查员。因为调查别人的“隐私”,这是一个一直处在隐秘处的行业。一家私家侦探社的负责人刘先生说,“我们是游走在法律边缘的群体,但不敢保证会有人越线”,也有一些调查公司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对目标人威胁恐吓或非法拘禁,其手段如同黑社会……
“私人侦探行业门槛很低,只需几千上万元就能办起一家调查所。”刘先生告诉记者,干这一行最主要的是人脉关系,开私家侦探社的老板,以律师和退役军警为主,他们手上都握有一定的资源,熟识政府人员。他们调查获取个人信息,都是靠电信、工商、银行等单位的“内鬼”提供。
据介绍,除了通过渠道获取信息外,他们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跟踪目标人,使用从网站和电脑城买到的先进针孔偷拍和跟踪设备,还有望远镜、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信号发射器、接收器等设备。除了对目标人的手机和车辆进行定位跟踪外,甚至可能动用黑客,侵入目标人的电脑,盗取个人信息和银行账户。
先进的侦查手段和方法,只能找寻到目标,但要获取进一步的证据或者让目标人清债时,一些私家侦探就会使用“非常规手段”,侵入住所拍摄,或者对目标人实施非法拘禁。
【行动】侵害个人信息我省100多人落网
据了解,19世纪,私家侦探在美国开始兴盛,当时的背景是警力不够,公权力救济不到位,法律法规还不完善。而国内的私家侦探是在上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1992年,国内第一家侦探公司在宁夏成功注册。1年后,公安部发布了《关于禁止开设“私人侦探所”性质的民间机构的通知》,同年这家公司被注销。私人侦探作为一种职业,至今仍未开放。但由于社会的客观需求,一些私家侦探社以“调查公司”、“咨询公司”的名义存在,近几年来在各地发展得红红火火。
据一位警方人士表示,近期公安机关在打击一些电信诈骗、网络诈骗活动中发现,犯罪团伙之所以能诈骗成功的主因之一便是掌握了公民个人信息。这些个人信息有40多项大类,包括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等公民基础信息,以及企业的各种信息,甚至还有公民个人手机通话、短信记录。这些个人信息的泄露,有可能引发非法讨债、敲诈勒索等“下游犯罪”,因此,公安部针对于此组织了此次全国性统一打击行动。
据介绍,此次专案行动由公安部牵头,部署全国一盘棋同时打击,把掌握的线索交给地方公安机关进行再核实,还原嫌疑人网络身份,在各地查清这些人身份的基础上组织统一行动。20个省区市公安机关在8天时间的行动中,就抓获倒卖个人信息犯罪嫌疑人1936人,目前已进入司法程序追究刑事责任的978人。
记者从福建省公安厅了解到,在此次的行动中,我省共抓获嫌疑人100多人。福州市公安局近期也将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布福州市开展此次行动的具体情况。
【声音】
律师:私侦调查手段涉嫌侵犯个人信息
福建元一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佘雷说,我国没有任何法律禁止调查公司的存在,只要调查公司做事手段符合法律,在法律允许范围之内,都是合情合理的。但密拍、密录、跟踪、监视、询问证人、角色扮演等,是私家侦探最常用的调查手段,经常严重侵犯被调查对象的隐私权,有些私侦甚至采取侵入住宅、限制他人人身自由,使用间谍设备等手段获取个人资料,其调查行为本身已涉嫌违法犯罪。
业者:转型是唯一选择
“私家侦探的调查手段和盈利范围都是法律不允许的,因此搞民事调查都要转型。”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私家侦探说,除了司法机关,普通公民没有调查权,现在民事调查使用的手段和设备,都是违法的。他认为,如果私人侦探要想有发展和出路,在政策法规不放松的前提下,唯一的选择就是转型,只做知识产权和打假的维权。(本网记者 张志宏 毛朝青 实习生 李佳玲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