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福建 > 福建新闻 > 正文

福建暴雨致6市42.49万人受灾 连城8死6失踪(图)

2015-07-24 08:04 来源:闽南网 0

洪水淌过的地方 他们在行动

村民清淤洗房展开自救,爱心组织连夜筹备物资,送往受灾村镇

  闽南网8月24日讯 昨日的连城灾区,时而放晴,时而小雨。

  所到之处满目疮痍,人们或无奈,或悲伤。

  因为他们中,很多人的家里被“洗劫一空”,损失惨重,而更悲情的是,有的人失去了亲人。

  但不管怎样,生活还要继续。

  昨天一大早,连城受灾严重的县城、文亨、朋口等地,民众们开始了灾后自救,清洗淤泥、收拾房屋……但灾区依然停水停电,他们的生活极为不便,很多人,一整天没吃上东西了。

  好在有义工协会等民间爱心团体,昨天,他们分赴各灾点分发食物等物资。

连城朋口,大家一起帮李先生把泡水的车挪出泥潭

连城朋口,大家一起帮李先生把泡水的车挪出泥潭

  房屋倒塌 桥梁断裂 半辈子回忆没了

  昨日,海都记者来到受灾严重的朋口镇张家营、天马等村,老屋大多不能再住人了,瓦没了,梁断了,墙倒了,有些则被夷为平地。良田尽毁,桥梁、道路多处出现断裂。

  朋口镇区,几个老人站在朋口河边,望着决堤的对岸,许久不说话。“大水过来,把桥冲断,然后把整座桥都冲走了。”今年78岁的谢文金老人,在洪水来袭时,亲眼看着这座桥被冲走,“几秒钟,整座桥就消失了,心里很不是滋味”。

  这座桥长二三十米,三四米宽,当地人叫它“矮桥”,始建于1935年,曾经是连接朋口河两岸唯一的通道。“我们从小就在桥边上玩耍、捉鱼、游泳。上世纪60年代,因为大水,桥塌了,当时用起重机把水里的桥吊起来重建,后来下游建了新桥,但我们还是经常走旧桥。”

  这是谢文金这辈子见过的最大的洪水,他家里也被冲毁了不少东西,但是东西可以再添置,而记忆,再也回不来了。“不知道那个地方还会不会再建新桥,但不会是记忆中的样子了。”

  清理狼藉 灾后自救 生活还要继续

  朋口镇区,满目疮痍。街上的淤泥最高的有二三十厘米,到处散落着报废的家具、家电。除了清淤外,人们也忙着收拾、清洗房屋。

  镇上报废的各种汽车,一辆一辆地往外拖。位于朋口桥下方的朋口镇综合执法大队,六七名青年男子,正把一辆小车从泥潭里推出来。这辆车前天在水里泡了大半天,已经启动不了。“昨天车就停在大队门口,你看墙上的痕迹,水淹到了近3米高。”李先生是执法大队的工作人员,前天把车停在单位门口,赶着去抢险救灾,根本顾不上挪车。结果,才买半年的小车,就这样受损了,“肯定很心疼,但也没办法,当时情况很危急”。

  镇上下桥背村的桥上,桥两侧的护栏拉起了警戒线,桥两头各有协警在看守着,“很多人家里的东西都冲到这里,有不少村民想下去找回自家东西,太危险了,我们不能让他们出事”。

  停水停电 饿着肚子 好在爱心人士多

  截至23日17时,龙岩全市电力仍有7.28万户受影响,4.86万户恢复供电。其中,连城6.3万户受影响,4.2万户恢复供电。

  海都记者走访时发现,没有东西吃是大家反映较强烈的问题。但这一问题逐渐得到解决,社会上的各大爱心团体,已经不断地往灾区运送物资。

  龙岩义工俱乐部,昨天一整天马不停蹄地走访了朋口、文亨等10多个受灾点,运去了多车救援物资。“我们22日晚上8点碰头开会,然后义工自己捐款筹备物资,一个晚上都没睡,购买物资、摸底情况,天一亮就运往受灾点。”义工饶女士说,他们的救援物资主要是一些八宝粥、面包、矿泉水、棉被等,一开始是义工们自己筹资,后面陆续有爱心企业捐助。

连城富塘村村民曹玉春灾后欲哭无泪

连城富塘村村民曹玉春灾后欲哭无泪

  寻找·悲伤

  房子与老伴 被洪水冲走

  22日过后,富塘村村民曹玉春也许再也没办法叫老伴“老邱”了,洪灾不仅冲走了他的房屋,更冲走了他的老伴邱义珍。

  老曹夫妻今年都是50岁,儿女都在外,夫妻俩住在小平房里,1个月前,家里刚给儿子办了婚礼。

  “老邱啊,你可以好好享享福咯,儿女们都长大有工作了,我们的家具也全了。”老曹仍然清晰地记得几天前对妻子说的话,那一天,妻子终于不再烧柴火,舍得用电器了。

  22日早上7点多,老曹像往常一样到县城上班,妻子一人在家。看天下大雨,老曹想打电话嘱咐妻子及时撤离,可连打了6个电话,都没人接。

  老曹心里有了不好的预感,8点10分一交班,他就急匆匆骑车回家。进村道路已经被淹,老曹只得徒步进村。

  到家时,眼前的一幕让他懵了,“房子全部被冲走,什么都没留下”。老曹四处寻找妻子,可亲戚的话让他的心彻底呆住了,“水来得太猛了,你老婆还在房里,连房带人都被冲走了,整个过程还不到10秒钟”。

  老曹和几个亲戚疯狂地往下游找去,可最终没有找到。老曹一个人呆坐在路边,哭了2个小时。当晚,老曹就让儿子第一时间回家,直到昨日下午,他们仍在找人。

  救援·人物

  连城莲峰镇姚坊村村支委刘长富

  为救邻居 双双被洪水卷走

  莲峰镇姚坊村是城区受淹较重的村之一,洪水过境时,最高水位达到3米。村里3名村民被洪水冲走,刘长富就是其中一位。

  刘长富是姚坊村村支委、民兵营长。村干部刘北斗说,前天清晨不到8点,他俩开始挨家挨户劝说、转移群众,到9点多,把要转移的人都转移了,他们才各自回家。

  回家后,刘长富将二级精神残疾的妻子转移到邻居家,走到巷口时,水已经漫到膝盖了,离村口不远还未砌成的堤岸缺口,水不断涌进来。

  刘长富和邻居刘炳炎,刘炳炎的妻子和弟弟,4人慢慢走了出来。“水很急,像黄河的水一样”,村民刘长明说,当时他正在家中二楼避险。水很快漫及胸口时,刘炳炎兄弟已经安全涉水过去。

  但刘炳炎妻子魏清菊正在巷口,紧紧贴住墙角,动弹不得,水势很急。刘长富已在邻居刘水旺家门口,差一步就进屋了,听到魏清菊的呼救声,二话不说,返身、撑着洪水,慢慢靠近魏清菊,“差六七米”。

  “拉住她后,往刘水旺家走,不到两米,就被冲了出去”,刘长明说,被冲走的瞬间,刘长富并未放手,还说着“抓住我、抓住我”,被冲出20多米远后,他还用手拉住她。随后,两人消失在洪水中。

  昨日上午,大家在离村庄1公里多远的一处水塘发现刘长富。他身体被凌乱的电线、绳子缠绕着,身上数处淤青。许多村民都很惋惜,他的水性从小就很好,人又高大,水流中完全有能力自救。

  村支书蔡亮生与刘长富是初中同学,相处了20多年,他说,刘长富为人随和,工作也很认真。刘长富今年48岁,家里的条件并不好,住的是土木结构房子,一子一女在读大二大三,他是家中唯一的顶梁柱。生活中,他也很乐于助人,村里只要哪家电视、冰箱等电器坏了,他都主动上门帮忙修理,大多数都是义务,有时只收一些材料工本费。(海都洪灾报道组 海都记者 陈颖旭 朱丽萍 刘世泉 简伟雄 戴敏 周杨宁 杨清竹 朱加良 戴江海 实习生 陈晓秋 通讯员 连城县委报道组 陈丽清)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统计局:2015上半年福建省GDP同比增长8.6%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