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运会圣火采集仪式昨举行 “茉莉仙子”采圣火何雯娜点燃火炬
闽南网7月11日讯 身穿白色长裙的“茉莉仙子”采下火种,闽籍奥运冠军何雯娜成为首位火炬手,点燃火炬。首届全国青运会开幕式进入100天倒计时,昨天上午,青运会圣火采集仪式在福州马尾罗星塔公园举行。国家体育总局党组成员、局长助理高志丹,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杨岳,副省长李红出席。
“茉莉仙子”采下青运会火种
采火种的“茉莉仙子”是谁?
来自闽江学院的19岁山西女孩
6位身穿洁白长裙、头戴茉莉花环的少女在音乐中,缓缓走向圣火采火器,其中1位少女举起采火棒,点燃火种。
采火圣女形象的设计师贺彩说,此次圣火采集圣女一共有29名,年龄在18~23岁之间,来自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闽江学院等学校,最终有3名备选少女没有上场。这些女孩穿着精心设计、带有茉莉花元素的“福服”,被称为“茉莉仙子”。
采集仪式后,海都记者找到了这位点燃火种的“茉莉仙子”,她叫李心白,今年19岁,来自山西大同,是闽江学院的大一学生。她告诉海都记者,成为青运会的圣火采集人,内心既激动又紧张。“报名参加后,我经过了很多轮的培训面试,最后阶段才被确定为采集火种的幸运儿。”李心白说。
采集地点为何选马尾罗星塔?
船政文化发祥地,孕育一大批青年志士
福州马尾港边的罗星塔,地处闽江东赴入海的拐弯处,塔势高擎,塔形如炬,据赛事组委会介绍,罗星塔自古就是国际上公认的重要航海地理标志,是中国海洋文化的一个象征,而且福州港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
“福州马尾是中国船政文化的发祥地和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曾经孕育了一大批彪炳史册的青年志士、民族精英。”福建省副省长李红在致辞中表示,选择在这里采集青运会圣火,是为了传承先辈的青年强国之志,抒发当代青年的报国情怀。
青运会圣火如何传递?
7月启动全国网络传递,10月回福州实体传递
火种点燃后,闽籍奥运冠军何雯娜成为本届青运会第一位火炬手。在接下来的7~10月,青运会火炬将在全国各参赛城市、福建各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以及港澳进行网络传递,直至10月11日汇聚福州,再进行实体火炬的传递。
据介绍,相关网站将开设网络火炬传递专题,通过点击网上的传递区域即可参与火炬传递。另一方面,公众还可通过手机客户端的“奔跑吧,榕榕”青运会趣味游戏,轻松点亮网络火炬,并参与抽奖。
何雯娜:
运动员们要把快乐放在第一位
在圣火采集仪式结束后,何雯娜接受了海都记者的采访。谈到当火炬手的经历,2008年北京奥运,何雯娜因为比赛错过了火炬传递,“这次青运会,能在自己的家乡传递火炬,我感到非常高兴,非常荣幸。”而对于即将开赛的青运会,何雯娜说,“希望来福州比赛的年轻运动员们不要把金牌放在第一位,一定要把快乐、平常心放在第一位。”
昨天,雅典奥运会奥运冠军石智勇也来到了圣火采集现场,他表示:“青运会是青年的盛会,不仅是展示竞技的舞台,更是展示智慧的舞台。”他希望参加青运会的运动员们要摆正心态,“享受青运、快乐青运,希望运动员们在青运会上都能展示自己的梦想,为青春点赞、为自己点赞。”(海都记者 王林成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