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福建在新一轮改革开放中异军突起——李克强总理在福建考察纪行
“福建要在中国经济由中低端向中高端发展中抢占制高点”
当前国际经济复苏低迷、国内一些深层次矛盾凸显、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福建经济运行情况如何,李克强十分关心。
在全省设区市中经济总量最大的泉州,李克强来到品尚电子商务公司。公司建立了云订单、产能交易、中小企业信用和互联网金融四个网络平台,致力于打造鞋服行业要素交易平台和互联网金融平台,降低了小微企业经营成本。
看到公司利用“互联网+”的新模式,有效连接市场供需双方、提供融资服务,李克强很高兴。他亲手启动了一笔七匹狼服装上游的中小微企业供应链融资标的,这笔融资标的将为这家供应商筹集到164.2万元的融资。
李克强指出,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解决资金困难问题、降低财务和订单成本,这实质上就是“互联网+”。“互联网+”未知远大于已知,未来空间无限。每一点探索积水成渊,势必深刻影响重塑传统产业行业格局。
自主创新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李克强来到向航天、通信等行业供应“数控加工中心”的福建泉州嘉泰数控机械有限公司。了解到公司正大力开发国家紧缺高端装备,李克强很高兴,希望泉州在“中国制造2025”中走在全国前列。
如何稳增长、调结构,一路上,李克强十分关注。
“中国经济有潜力、有韧性、有回旋余地,完全可以保持长期平稳运行,使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在福建,我看到了蓬勃发展的景象,也看到了一些新的亮点和支撑点,这对我们是一个鼓舞。我们既要增强信心,又要看到问题,采取有力措施稳增长。”
“中国经济要长期保持中高速,产业必须从中低端迈向中高端。要大力实施‘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从技术创新、数控装备应用入手,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朝着产业结构、城乡结构、产品结构高端迈进,希望福建能加快突破、抢占制高点。”
“福建要在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经济融合、人文交流中发挥独特优势”
闽台血缘亲、地缘近,福建是台商投资的集中地。
李克强来到台资企业长鸿光电公司,了解生产经营和研发情况,并召开部分台资企业负责人座谈会。
来自金融、保险、电子、医疗、农业等领域的十余位台商畅所欲言,谈发展遇到的困难,说对营商环境的建议。
“‘山寨’侵权问题让我‘心痛’ 。”一位台商建议,有关部门要正视“山寨”产品对产业的危害。对此,李克强说,我们一定会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造者的积极性、保护民族工业。这也是中国经济迈向中高端的必然选择。
“大陆对台商优惠政策会不会变?”有台商担忧。“我给你们吃一颗‘定心丸’!” 李克强当即表态:对台商优惠政策不会改变,已制定的一些政策、已签订的合同继续有效,不存在溯及既往的问题。我们说到做到!
李克强的话立刻博得了台商们热烈的掌声。
李克强说,海峡两岸同胞骨肉相连,我们是一个大家庭的兄弟姐妹,是一家人,我们期待看到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希望海峡两岸相互尊重、形成合力,让两岸民众真正得利。他要求,福建要发挥独特优势,积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两岸经济融合、人文交流。
“福建要在科学发展中让成果惠及福建全体人民”
经济发展了,教育事业怎么样?百姓居住条件好不好?文化生活丰富不丰富?李克强尤为关心。
厦门大学依山傍海,素有“南强”之称。李克强来到美丽的厦大校园,在校史馆,与老师们回顾建校历史,共叙文化传承,了解学科建设和科研最新进展情况;在校园书店,与同学们互动交流,希望大家更多阅读古典、经典的著作,这样才能积淀更深厚、视野更开阔,真正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在学生活动中心举行的“寻找创业合伙人”活动上,得知学校毕业生社会满意度高,目前签约率高于去年同期,李克强称赞厦大毕业生既有能力又接地气,这是“高能成,低能就”。
李克强说,厦门大学是华侨领袖陈嘉庚创办的学校,经历过战火的洗礼,有着光荣的历史和良好的办学基础。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积极创业,将来成为国家大厦的栋梁。
“我们又见面了!”23日,李克强总理来到福州红星苑小区,与拆迁户黄金权时隔7年再度见面。
2008年,李克强来闽考察时,曾在福州木材厂旧屋区看望过黄金权,要求当地抓紧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7年过去了,黄金权一家已经和1500多户居民搬进了环境优美的安置小区,住进90多平方米的新房。
走进新房,墙上挂的正是当年李克强与黄金权在危房时的合影。“危房家里没有自来水、没有厕所,一刮风下雨就害怕,连走路都觉得摇摇晃晃。”黄金权印象深刻。坐着沙发上,李克强与黄金权一家亲切交谈。现在收入如何、孩子上学远不远、医疗保障怎么样……李克强问得十分仔细。“各方面都好,一回家就有好心情。”黄金权十分满意。看到黄金权日子过得舒心,李克强很欣慰,祝他生活更安心、开心、舒心。
刚刚入选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的福州三坊七巷,熙熙攘攘,游人如织。24日一早,李克强专程来到这里,参观严复故居,考察街区建设。李克强说,文化是城市的根和魂,城市规划建设既要有开放意识,注入现代元素,还要保护好历史记忆,使城市在宜业宜居中充分体现优秀文化的传承。
“总理来了!”看到电视里熟悉的身影走来,在三坊七巷游览的群众纷纷围拢上来。“总理好!总理辛苦了!”大家争先恐后与总理握手,掏出手机拍下美好瞬间。(记者 兰锋)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