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福建新闻 > 正文

福建省第二届交通运输行业(港口)职业技能竞赛在厦举办

厦门日报   2025-11-07 14:48

  荡起数吨重的集装箱“踢”足球,还要精准“打靶”。看似不可思议,这却是2025年福建省第二届交通运输行业(港口)职业技能竞赛上起重装卸机械操作工项目中的一道考题。11月4日至6日,这一比赛在厦门港海天码头举行,来自厦门港、福州港、湄洲湾等港区的23支代表队共111名能工巧匠同场竞技。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比赛总裁判王晓华介绍,本届赛事中的可编程控制系统自动化项目,正是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契合智慧港口发展趋势而新增的环节。

  5日,记者在比赛现场看到,选手们坐在距地面40米高的桥吊司机室内,推动手柄,操控吊具快速抓箱,用集装箱完成精准打靶、击打足球、落地装车等规定动作。集装箱与足球体积相差甚远,用力过大或用力不足都会失之毫厘差之千里,选手在40米高空中看地上的集装箱就像火柴盒一样,整个过程几近“盲打”,且要求在10分钟内一气呵成,十分考验选手操作起重机“快准狠”的技术能力。

  “2020年,海润码头启动智能化改造工程,现在桥吊司机坐在办公室电脑前就可实现远程作业。”海润码头的陈祥斐是一位有着24年桥吊操作经验的“老司机”,“远控操控对司机的技术要求更高,也需要丰富的传统桥吊作业经验。希望通过本次比赛,我可以进一步精进技艺。”

  在工程机械维修工项目比赛中,海天码头工程部抢修班组的“桥吊医生”黄思哲沉着专注,从线路布设、模块接线到程序调试与故障排查,逐项完成电控系统全流程操作,充分展现出扎实的专业功底与过硬的自动化控制能力。

  桥吊设备和司机的工作效率,直接影响着港口的吞吐能力。本次比赛旨在以赛促练,为世界一流港口建设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港口技能人才。

  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近年来,厦门港扎实推进智慧绿色港口建设。当前,在厦门港的多个港区,智能码头操作系统(TOS)已实现常态化运行,工业控制级5G专网全面覆盖海天码头、海润码头、嵩屿码头全场区及国际货柜码头等重点作业区域,港口作业更智能、更高效。

  【数据】

  截至今年9月,厦门港集装箱班轮航线达187条,通达54个国家和地区的150个港口。今年1月至9月,全港集装箱吞吐量达913.16万标箱,同比增长1.49%。

  (厦门日报记者 林桂桢 通讯员 陈智政)

频道推荐
  • 千年古镇静候互联网峰会启幕
  • 危机!“妈妈市长”遭遇猪瘟风暴,卢秀燕的
  • 依法推进文物保护 两部门发布5个典型案例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