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福建新闻 > 正文

青年架桥 对话世界 ——文明交流互鉴与朱子学青年对话分论坛侧记

福建日报   2025-10-19 09:31

  10月18日下午,朱子学与全球文明对话大会暨第四届考亭论坛分论坛四“文明交流互鉴与朱子学青年对话”在南平举行。来自中、韩、越、伊朗等国的高校、科研院所的近40位专家学者,以青年视角解读传统文化。

  分论坛上,17位学者立足各自研究领域,从多元角度解读朱子学。其中,朱子学的当代价值,是学者们主要关注的话题。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教授姜家君认为,一方面朱子提供以“理”为核心的道德基础,使“治”与“道”合一;另一方面朱子将这些理念融入基层社会,并致力于儒学的传播,使儒学摆脱了汉代以来的精英化形态,成就了世俗生活的道德价值和生命意义。

  对于朱子的思想之于当代的意义价值,越南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中国研究中心主任黄慧英认为,在当前全球秩序转型期,朱子学的“理一分殊”理念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提供了独特思路。朱子学强调的和谐共生、责任伦理等思想,能够为建立更加公平的全球治理体系贡献东方智慧。

  中山大学哲学系副主任张清江教授关注的是朱熹论祭祀之“诚”及其当代价值。他认为,今天对儒家祭礼的理解和研究,应该更重视在现代学术框架下重返祭祀实践者的精神世界,对礼乐实践进行“哲学”的刻画,在文明论意义上理解其普遍价值,以此连接起古典与现代精神,激活古典思想实践在当代的价值。

  会上,专家学者还深入阐释了朱子学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王格深入研究了明清之际朱子学与西洋哲学的对话。他介绍,明清之际,西方哲学首次以系统形态介入中国思想语境,催生出朱子学与西洋哲学之间的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想对话。其中,卫方济在其拉丁文著作《中国哲学》中,以朱子为代表,将儒家思想译介为一套近乎经院哲学体系的“自然神学”,展现出对理气、性命、天理等朱子学核心范畴的深入吸收与重构。“在中西思想相遇的过程中,理性、灵魂、性善论等概念成为对话的交汇点,一方面促使中国士人重新思考朱子学的宇宙论与人性论基础,另一方面也促成了西方哲学在儒家术语中的初步本地化。”王格说,这一时期的对话,在思想史上标志着朱子学开放性的体现,并为中西哲学日后更深层次的互动奠定了基础。

  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伊朗研究中心研究员艾森·杜思特穆罕默迪学习过中医,又翻译过儒家经典,他发现朱子对中医也有深刻的见解。“宋代社会重视涵养身心、存养天理,中医学在这一背景下被视为治身之学与治心之学的结合。朱熹对医学也有独到见解,他既肯定中医对民众健康的价值,又从理学立场审视医学理论,强调医学与道德修养不可分。”

  “朝鲜在历史上,受朱子学影响的士林阶层开始兴建书院。书院与乡校一道,共同承担了地方儒学教育的重任。”韩国成均馆大学儒学东洋学系助理教授安承宇介绍,乡校是国立教育机构,书院则由地方士林、宗族等设立。那时的书院与乡校皆肩负着通过教育培养人才、通过教化确立地方风俗的责任,“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书院与乡校的祭享活动自近代以来延续至今,未曾中断”。

  北京外国语大学非洲学院马达加斯加语外籍教师唐磊介绍,《朱子家训》与马达加斯加的“Fihavanana”(和合文化)虽根植于不同的社会文化,但均蕴含着对和谐、秩序与道德的追求,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提炼出世界文化的统一性与多样性,二者为深化中马关系提供了坚实的人文基础。(记者 吴旭涛 陈黎慰)

频道推荐
  • 郑丽文当选中国国民党主席
  • 全运会射击步手枪超5项世界纪录、创3项全国
  • 特朗普:美或不提供“战斧”、排除美俄乌三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