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福建新闻 > 正文

“神话之鸟”全球种群数量突破220只

福建日报   2023-11-26 10:52

中华凤头燕鸥保护成效显著,种群数量创新高——

“神话之鸟”全球种群数量突破220只

  25日,2023年海峡两岸中华凤头燕鸥保育交流暨海峡两岸生态保护融合发展专题培训活动,在闽江河口湿地博物馆举行,现场发布2023年度全球中华凤头燕鸥种群数量。记者从现场获悉,中华凤头燕鸥保护成效显著,今年全球种群数量预计达221只,创历史新高。

  此次统计数据,源自中华凤头燕鸥繁殖期全球主要分布点的最高观测记录。其中,福建闽江河口湿地、四姆屿与马祖记录到18只成鸟,浙江记录到149只成鸟、45只离巢初飞的幼鸟,澎湖记录到2只成鸟。此外,韩国记录到7只成鸟。

  中华凤头燕鸥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被评定为极危物种,因行踪莫测,被称为“神话之鸟”。自1937年最后一次被记录,它们曾“消失”63年之久,直到2000年才在马祖重新被发现。2004年,福建观鸟爱好者第一次在闽江河口湿地观测到两只中华凤头燕鸥。目前,中华燕鸥主要繁殖地在我国浙江、福建、台湾,主要越冬地则在东南地区。去年,全球记录到的种群数量仅约200只。

  福建近年来致力于中华凤头燕鸥保护。“我们通过开展互花米草除治、退养还湿及栖息地改造、海漂垃圾治理、野外巡护和执法、资源调查与监测,广泛宣传和社会动员,多维度保护这一珍稀物种。”福建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主任郑航说,闽江河口湿地位于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的中间地带,是候鸟迁徙的重要驿站,也是每年全球最早见到中华凤头燕鸥的地方。2004年以来,每年4月到9月,中华凤头燕鸥总会定期造访闽江河口湿地鳝鱼滩,在这里觅食、停歇、求偶、交配、育雏。此外,闽江河口湿地和马祖的中华凤头燕鸥属同一群体。为此,两地通过轮流举办保育研讨会,资源同步调查、技术共享等方式,围绕中华凤头燕鸥保护开展系列合作。

  近年来,为扩大中华凤头燕鸥种群数量,福建探索开展人工保育。

  2018年,两岸志愿者在福州市连江县定海湾的无人岛四姆屿上,记录到中华凤头燕鸥活动踪迹。在充分监测与科学论证基础上,福建省观鸟协会成立中华凤头燕鸥专项保育小组,启动无人岛生境修复与社会化招引工作。2022年,保育小组通过布设鸟模型、播放鸟鸣等方式,吸引到了7只中华凤头燕鸥,首次远程记录下中华凤头燕鸥繁殖全过程,并为成功孵化的幼雏取名“华宝”。今年繁殖期,四姆屿共招引到中华凤头燕鸥9巢18只。

  本次活动由福州市长乐区政府主办,福建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福建省观鸟协会承办。当天,来自福建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福建省观鸟协会、浙江自然博物院、台北市野鸟学会、韩国国家生态研究院等机构的专家学者,进行中华凤头燕鸥保育工作经验分享。(福建日报记者 张辉)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破坏耕地,非法采矿,毁林毁草——两部门通
  • 三部门印发行动方案:目标到2027年全国完成
  • 联合国人权高专谴责刚果(金)反政府武装对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