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纪检监察机关结合反腐败斗争和基层打击黑恶势力
林风的到案,为调查其背后“保护伞”问题撕开了新的突破口。经过数月努力,一份份铁证摆到涉案党员干部的面前。
经查,林氏父子依托经营组织,纠集刑满释放人员、无业闲杂人员等,横行乡里、恶霸一方,涉嫌操纵破坏基层换届选举、滥伐林木、寻衅滋事、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行贿等多起违法犯罪案件。时任福清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罗晓晖等党员领导干部,在林氏父子利益诱惑、“感情投资”、拉拢腐蚀下,充当其“保护伞”,为林氏父子巧取豪夺推波助澜。
此外,福清市多个职能部门的党员干部也牵涉案中:有的通过林氏父子违规投资、借贷、买卖土地;有的为林氏父子在林权预审、林地性质变更过程中提供帮助;部分行政执法部门和司法工作人员不作为,放任林氏父子违法犯罪,甚至为其提供便利。
目前,该案已经基本查结,涉案的66名党员干部受到党纪政务处分、组织处理或诫勉谈话,包括处级干部7人、科级及以下59人。涉嫌犯罪的已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专项治理,健全机制,聚焦涉黑涉恶腐败
林德发、林风父子案件的查处,是福建省纪检监察机关开展涉黑涉恶腐败专项治理工作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福建省纪委监委在全省范围内深入组织开展涉黑涉恶腐败专项治理行动,聚焦黑恶势力背后的腐败和“保护伞”问题,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坚决打掉“保护伞”、冲破“保护网”,为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这场攻坚战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在专项治理中,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充分发挥信访主渠道、巡视巡察“利剑”、派驻“探头”、办案“扩挖”等各种监督力量作用的同时,注重从已侦破的黑恶势力违法犯罪案件、群众强烈举报、网络舆情中找线索。针对涉黑涉恶腐败问题的性质、特点,福建省纪委监委把加强与有关单位的协作配合作为开展涉黑涉恶腐败专项治理的重要环节,与省公安厅建立包含线索双向移送、重要案件同步办理、案件会商等协作配合机制,会同省高级人民法院、省检察院、省公安厅出台关于办理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若干问题的意见,严查组织、参与或者放纵、包庇黑恶势力甚至充当“保护伞”的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
今年5月以来,福建省纪委监委共分两批对51条重点问题线索开展挂牌督办,建立台账,对账销号,一抓到底。7月,省纪委监委派出10个督导调研组,对9个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情况进行督导调研,对工作推动不力、有黑不打、有恶不除的,严肃追究问责。
与此同时,福建省纪委监委还注重用好通报曝光的利器,释放有案必查、一查到底的强烈信号,目前已公开通报曝光3批10起典型案例。“从今年8月开始,我们实行一月一通报制度,持续保持高压态势。”福建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介绍。
据统计,截至8月15日,福建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审查调查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244件、298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56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6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