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外贸向高质量发展挺进 拓展多元国际市场
以转型升级促发展
福建省外贸呈现良好增势,更源于福建省更加注重外贸领域供给侧改革,促进企业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不断增强内生动力,通过打造品牌、加强研发设计等提升产品附加值,打造竞争新优势。
去年以来,福建省加快推进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建设,推动外贸优化升级,培育建设一批出口产业集聚、特色鲜明、技术创新领先的外贸转型升级基地。2017年认定了10个省级转型升级示范县(市、区)。今年5月,晋江服装、德化陶瓷、东山水产等15个出口产业集群入选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总数居全国第5位。福建省外贸发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产业“强”带动贸易“强”,有了新的有力抓手。
“微笑曲线”理论认为,在产业链中,附加值更多体现在微笑两端的设计和销售上,处于中间环节的制造附加值最低。而长久停留在“微笑曲线”底端,正是中国外贸的一个历史性痛点。位于福州的德艺文创试图改变这样的局面,将目光聚焦在微笑曲线的两端——研发设计与销售渠道上,实现业务模式的转型升级。
目前公司取得各项专利及著作权达到近百项,更于2017年荣获“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称号,标志着德艺文创在工业设计领域达到了国家领先水平。通过多元化的品牌战略,优秀的销售团队,优质的服务体验,德艺文创积累了超过200家的全球性经销商和连锁商,产品覆盖全球五大洲近百个国家,在近几年国际市场疲软的背景下,公司利润稳步增长,2017年4月在深交所成功上市。这是福建省诸多外贸企业以转型升级促发展的一个缩影。
切实增强外贸发展后劲
当前,福建省外贸发展面临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中美贸易争端及贸易保护问题、汇率波动等外部因素,叠加了出口产品竞争力有待提升、缺乏新增长点等内在原因,福建省外贸高质量发展仍面临较多挑战。
为增强外贸发展后劲,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省商务厅研究制定并经省政府同意印发《福建省增强外贸发展后劲实施方案》,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福建省贸易发展方式从以货物贸易为主向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协调发展转变,从规模速度型向规模和质量并重转变,从成本、价格优势为主向技术、标准、品牌、服务为核心的综合竞争优势转变。深化工贸合作,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工业企业拓展海外市场,省商务厅与省经信委联合印发了《进一步推进工贸合作对接机制有关事项的通知》,促进产业与外贸联动发展。福建省继续抓好外贸政策的配套实施,开展系列政策宣导,完善正向激励和考核评价机制,加强对各地的工作督导。
抓好外贸领域供给侧改革、提升竞争力仍是重中之重。福建省将持续推进十大出口产业集群、百场省级境外展会、千家外贸重点企业、万个外贸新主体培育等“十百千万”工程的实施。进一步落实工贸合作机制,共同推进“助力万企成长”辅导,支持东南汽车等品牌工业企业通过广交会、境外展会拓展国际市场,推动传统企业“内兼外、无转有、小升规”,利用两种资源开拓两大市场,共同推进转型升级,加强出口产业集群培育。
中美贸易摩擦一波三折。福建省将精准施策,加大对美信保保费补助,加大新兴市场开拓力度,打好市场替代的组合拳,把中美贸易争端及贸易摩擦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旨在坚定支持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今年11月,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在上海举办,福建省也将抓住机遇,进一步做好招展和招商工作,办成“永不落幕的进口博览会”,扩大进口规模。福建省组织冠捷、明基、上好佳等境外知名企业积极参展,涉及高端智能设备、机械设备、消费电子及家电、显示技术、信息通信技术装备和食品等行业。
此外,商务部门将继续加强与海关、税务、外汇、银行、信保等部门合作,形成合力,共同营造良好的外贸经营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