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福建 > 福建新闻 > 正文

福建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完善多元投入机制

2016-08-19 08:47 来源:福建日报 0

  科技牵手金融引来社会资本

  补科研投入短板,仅靠财政补助远远不够。促进科技与金融牵手,借金融活水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解渴”不可或缺。

  去年,奥特路(漳州)光学科技有限公司以2项防蓝光技术专利权获190万元的质押贷款,有效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更重要的是,金融机构对企业专利产品的认可,有效提升了产品知名度,带动相关产品销量攀升,企业月均出口创汇20万美元。

  如今在我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已呈常态化、规模化。仅去年,全省就有161家企业以专利权质押方式获金融机构贷款,质押专利593件,质押金额23.2亿元。

  漳州市知识产权局局长吴义添认为,专利权质押为企业拓展融资渠道提供了重要途径。知识产权部门推动这项工作,需着力黏合金融机构、企业、专利评估机构,开展需求对接,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为此,我省设立专利权质押贷款贴息专项资金,用于补助中小企业专利权质押贷款所支付的利息。

  “专利权质押贷款解决企业的资金短缺,政府还为贷款利息埋单,公司拿到的贴息又投入到新技术、新工艺研发,实现创新发展良性循环。”出口陶瓷企业德化佳美集团有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去年全省有67家中小企业获得总计1275.7万元的省财政专利权质押贷款贴息。

  但业内人士指出,当前专利权流转还有较大难度,若企业到期不能归还贷款,专利转让又遇到麻烦,对银行机构而言将埋下不良贷款风险。银行业者认为,要让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真正从“小众”变为“大众”,还需进一步完善质押融资风险管理机制,健全评估体系、流转变现机制,加强知识产权、金融、财政、银监、保监等部门的沟通合作。

  目前,我省在加快建立风险共担的运作机制方面已展开积极探索。去年6月,省财政设立1000万元专利风险补偿专项资金,与小微企业助保金共同组成专利风险补偿基金池,用于补偿合作银行在开展小微企业专利权质押助保贷业务过程中产生的贷款本息损失,这在一定程度上让银行免除了后顾之忧。

  近年来,我省在拓展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渠道方面还推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比如,支持商业银行成立专门的科技支行,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优惠贷款服务;设立高新技术企业产品研发责任保险、关键研发设备保险等科技险种,降低高新技术企业创新风险……

  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科技创新领域,同样空间巨大。

  最近,厦门市两家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科技信托成功获得3000万元资金。作为厦门首例科技信托,这一案例采取由科技部门提供风险补偿和担保补贴,厦门市担保有限公司科技担保分公司提供科技担保增信,厦门国际信托募集社会资金的方式,为轻资产运营、无法提供有效的固定资产抵押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开辟了新途径。三明市探索设立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发展风险基金,以财政性资金为引导,非公开发行方式募集社会资金,重点支持三明市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新三板”挂牌、上市增发、技术改造……

  完善多元投入机制,还有很多办法,还要走很长的路。正如省科技发展研究中心科技管理高级工程师叶琳所言:“我省应加快发展创业风险投资事业,引导社会资金流向科技创新企业;通过财政支持等方式,发展区域性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拓宽创业风险投资退出渠道;支持有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国内主板和中小企业板上市,为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在海外上市创造条件。”(记者 吴毓健 林侃)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福建拟出新规 寄件不出示身份证 快递员要拒寄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