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发生多起溺亡事故 落水4分钟就可能致死
据调查,2015年全国14448人因溺水丧命,年龄为10岁至24岁,这个数字仅次于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近日天气炎热,福建省内发生了几起意外事故,已有多名少年溺亡。每年暑假都是溺水事故多发期。结合福州的实际情况,发生溺水有哪些现实原因?遇险如何自救、救人?下水游泳或海边游玩要注意哪些事项?福州晚报记者日前独家采访了每年都参与福州溺水事故救援的东海救助局福州基地。
【危险水域】西河泳场外围江中福清东张水库周边
根据东海救助局历年救助数据分析,溺水主要是因为失足落水不会游泳或者游泳发生意外,4分钟至7分钟就能导致死亡。
去年,东海救助局福州基地参与了福州地区20多起溺水事故救援。闽江水域、登云水库以及长乐、福清、连江等事故多发水域都是他们开展救援的范围。该基地有关人士分析,溺水伤亡的原因大致分五类,首先是意外落水,这种后果往往最严重。在登云水库溺亡者中,就有因为堤坝青苔湿滑,不慎落水被溺死的。
其次是不了解水域情况。在不了解水深、流速等水下情况时,容易溺水。若水下有暗礁、暗沟、暗流,会形成漩涡,将人吸入水中。闽江水域就属于这类水情复杂的,野泳风险很大。长期负责闽江西河段救护的冬泳队人士也认为,西河游泳场外围的闽江水域安全性很差,这与闽江涨退潮有直接关系,游泳者容易遇险。
第三,在情况复杂的危险水域的事故多发地,一般有勿下水游泳的警示牌,但一些人视而不见。据了解,福清东张水库周边和渠道沿线,安装了数百面防溺水安全警示牌,仍有人冒险下水。无独有偶,闽江公园沿线每隔一段距离就有警示牌,昨日午后适逢涨潮,仍有人不顾危险在江中野泳。
第四,高估自身游泳能力也会有溺水风险。“一些游泳者过于自信,不带浮具下水。有人有从众心理,看到戏水的人多,就以为无危险,不注意防护。”相关人士特别提醒,若在海域游泳,需要加倍的耐力及体力才能达到泳池里的同等距离,千万别高估自己。
第五,游泳时做危险动作容易发生危险,比如在水中打闹、压人入水,易造成窒息;水下有杂物时,潜水、扎猛子等动作易使人被不明物缠绕;当水深不够或有礁石等障碍物时,还容易骨折或颈椎受伤。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