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薇夫妇遭处罚事件回顾最新进展 黄有龙暗指遭有组织诬陷

证券日报   2017-12-08 14:53

  杠杆收购有待规范

  从此次的杠杆收购让我们回想起著名的“宝万之争”,收购主体“宝能系”动用了多个资管账户,而龙薇传媒对万家文化的收购案则试图利用借贷资金进行收购,主要资金构成如下:

  第一部分,龙薇传媒向股东借款6000万元,利息等资金成本获豁免;

  第二部分,龙薇传媒向曾参与过圣莱达收购案的西藏银必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银必信”)借款15亿元,年化利率为10%;

  第三部分,龙薇传媒通过股权质押的形式向金融机构融资14.9亿元,年化利率约为6%。

  仅从龙薇传媒作为独立收购主体的角度而言,此收购之资金均系杠杆资金,包括借贷资金及股权质押资金等,杠杆被大举放大。

  事实上,在现行的收购案例中,涉及到上市公司控制权更迭的案例几乎都会有杠杆收购的广泛应用。而收购方直接出资的比例决定了杠杆倍数。杠杆倍数越小,不确定的因素也就越小,包括监管、审批、资金成本以及舆论等因素,在万家文化收购案中,正是因为资金的不确定因素,导致了最终的收购失败并且还受到了证监会的处罚。

  同时,正是由于杠杆收购的特殊性及对监管的“天然逃避”,实务中不少杠杆收购出现严重的后遗症。正因为如此,监管层近期频频表示要对高杠杆收购实行穿透式监管,期望通过重拳出击规范杠杆收购。2017年11月17日新出台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正是在资管层面上面的穿透,要求资管最多嵌套一层,因此杠杆收购的穿透的规范也将或许逐渐出台。

  监管正在加强穿透去杠杆,投资者们请随时注意市场动态。

  【事件进展】

  2016年:

  12月26日:赵薇30亿元拿下万家文化 娱乐圈女股神变身实际控制人

  2017年:

  01月12日:万家文化回复上交所问询 称赵薇入主与“阿里系”无关联

  01月13日:万家文化:赵薇承诺收购及后续资金不会来源于上市公司

  02月14日:赵薇放弃控股万家文化:拟购股份缩水八成 陷内幕交易核查

  02月23日:万家文化解释赵薇“入主”变“入股”:交易受质疑 银行不借钱

  04月04日:赵薇愚人节“闹分手” 终止收购万家文化还互不追责

  08月04日:无缘赵薇之后万家文化易主 浙江企业家俞发祥将成新实控人

  11月09日:赵薇、黄有龙等遭证监会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5年

  11月15日:赵薇夫妇或面临巨额索赔 10位律师征集集体索赔

  11月15日:新华社:赵薇夫妇收购“大戏”面临证监会处罚 监管“鹰眼”持续关注

  11月16日:赵薇老公黄有龙要求举行听证会 律师:无翻盘可能

  12月05日:赵薇老公就收购万家文化表态:拿起法律武器保卫赵薇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民进党司法追杀闹出人命?柯文哲前副手彭振
  • 台湾名嘴:民进党大罢免将惨败,赖清德会被
  • 赖清德第四讲批在野党删防务预算,蓝白齐轰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