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菲演唱会崩盘如何收场?为情怀买账粉丝啥心情
丨第二个受伤害的:粉丝的感情
看台票价格1800,这意味着王菲放弃了演唱会惯有的“一高一低”做法,她摒弃了低能力消费水准的粉丝,全面哄抬了票价,只为高能力消费者留下到了空间。
可具备高消费水平的粉丝,通常更为理性,在粉丝经济的热潮里保持着清醒,这样的情况导致的最终结果就是,大部分粉丝开始知难而退,接受“买不到”的现实,消费热潮退却,消费欲望疲软。
某票务网站创始人李明伟表示:由于出现了一些天价炒作,在很多平台上,60万、100万,这个实际上伤害了很多人的感情,大家有反感,所以购票意愿就降低了。
丨第三个受伤害的:整个票务市场
票务的销售分为一级代理、二级代理和三级代理。
一级代理主要指大麦、永乐这样的线上官方代理平台,以及少数跟主办方关系极好、手里攥着大把资源的“大黄牛”;
二级代理就是“中黄牛”,通常有自己的淘宝店和微店;
三级代理则是“小黄牛”,通常依靠微博、微信朋友圈以及现场卖票。
王菲2016年唯一一场的演唱会,这个巨大的噱头意味着“暴利”。在大麦网800多张票售罄之后,极高的门票价格为二级票务市场留下的空间就已经非常少了。
但面对王菲这种现象级盛世的风口,力求商业价值最大化的资本市场就将王菲演唱会的畸形真相推到了一个极致:主办方与票务方及黄牛在看起对立的背后进行暗箱操作,票价哄抬的背后真正伤害的是消费者的权益,而消费者清醒后的审视,也让接盘一级票务市场之后的二级市场受到了损伤。
据悉,目前西十区王菲“幻乐一场”演唱会的门票基本已经处于降价状态,二级票务商场已经处于赔钱状态。
各方皆输,歌迷怀念的是那个已逝去的年代
一场天价演唱会最终以这样的局面收场,很多人说这是一场玩砸了的营销,本应该是各方都赢,结果玩到最后变成了各方皆输。
不少曾经“情怀满满”的歌迷因此热情消退,在网络上向王菲喊话说:
☆ “不能去看演唱会了,本来下定决心的事情,对不起,这钱花出去心里也不舒服”
☆ “我个人过去非常喜欢你的歌,但这一次请问你是怎么了”
☆ “这是对忠实歌迷的一种伤害”
这本是一场具有所有经典元素的营销案例,稀缺的天后资源,顶级的设施场地,买单的慷慨观众,外加挑战心理底线的天价票价。
但是在这一场本可以攫取自己最大利益的配合中,演唱会的各方却并没有踩住自己脚下的平衡木,使得原本是弹冠相庆的狂欢时刻,却变成了一场落败的facepalm。
直到现在,终于彻底清醒地看到:原来,歌迷的爱也不是可以无限榨取的,而文艺型炫富也是有天花板的。
歌迷真正怀念与珍惜的是那个已经逝去的年代,而在新世纪里,有一句特别无情的话这么说,“一切不尊重事物规律本身的人,最终会被时代淘汰。”那些神殿里的天王天后们,或许应该知晓,规则本身,不会因为任何人改变。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央视财经、钛媒体、中国新闻网、中国基金报、投资通、吴晓波频道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