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头歌手李代沫吸毒被抓 尿检为阳性本人认罪

网易娱乐   2014-03-19 08:11
2014年3月17日,北京市公安局禁毒总队会同朝阳分局一同打掉一起吸毒贩毒团伙,抓获8名嫌疑人,其中一人确认为李代沫。

苯丙胺类阳性或吸食冰毒摇头丸


李代沫戴手铐离开派出所。

  冰毒是甲基苯丙胺的结晶体,由于其外形象冰,因而被滥用者俗称为“冰”(ice)或“水晶”(crystal)。在滥用方式上,冰毒与苯丙胺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可以象“快克”或海洛因一样经熏燃后抽吸,在西方国家的某些地区滥用“冰”毒现象比较严重,“冰毒”滥用后表现与甲基苯丙胺相同。

  “冰毒猛于虎”。禁毒专家们警告说,由于冰毒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其对人体的危害比海洛因更大。特别是它常常以摇头丸等隐蔽面目出现,威胁着广大青少年的生命健康,已经到了非大力打击不可的地步了。

  “摇头丸”即MDMA,其得名是因为我国的滥用者多为迪斯科舞厅的常客,他们在服药后舞动时不住地摇摆头部。在国外MDMA被称为“灵魂出窍”或“爱他死”,由于近年来MDMA滥用的增加,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MDMA为苯丙胺类环状化合物中的一种,药物进入体内后可改变人的精神活动,它同时具有致兴奋和致幻样作用。

  国外滥用者大多为大学学生,多数在周末或特定的娱乐情景下使用。长期滥用所引起的不良后果与苯丙胺及可卡因类似。急性反应表现为生理上和心理上都感到精力充沛,躯体中各感觉系统灵敏度增加,食欲减退,牙关禁闭和肌腱反射亢进,步态不稳,30-40%表现出判断力受损和计算力困难。

  冰毒是甲基苯丙胺的结晶体,由于其外形象冰,因而被滥用者俗称为“冰”(ice)或“水晶”(crystal)。在滥用方式上,冰毒与苯丙胺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可以象“快克”或海洛因一样经熏燃后抽吸,在西方国家的某些地区滥用“冰”毒现象比较严重,“冰毒”滥用后表现与甲基苯丙胺相同。

  最早在二战中被一些国家军队用来刺激士兵作战能力的冰毒在流入民间后,已在全世界泛滥开来。专家预测,冰毒将在21世纪取代海洛因成为主流毒品。我国1999年缴获的冰毒数量是前8年总量的两倍,2000年1至7月的收缴量为17吨,又超过了99年全年的收缴量,冰毒猖獗的蔓延态势足见一斑。

  将冰毒改头换面“包装上市”是更令人担忧的贩毒伎俩。近年来,一些迪吧、歌舞厅里出现了一种叫“摇头丸”的小药丸,这正是冰毒的衍生物。一位曾食用摇头丸的成都中学生在戒毒所里告诉记者,服了摇头丸后跳舞几个小时也不累,“感觉特别HIGH(兴奋、快乐),没想到这就是吸毒,上瘾后会这么痛苦。”

  “冰毒猛于虎”。禁毒专家们警告说,由于冰毒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其对人体的危害比海洛因更大。特别是它常常以摇头丸等隐蔽面目出现,威胁着广大青少年的生命健康,已经到了非大力打击不可的地步了。

媒体曝李代沫吸毒被抓 唱片公司称不知情

  18日中午13点左右,认证为“中国娱乐报道官微”的微博账号连发两条微博快讯,称因选秀节目一夜成名的某光头歌手卷入吸毒事件,被警方带走调查。随后称该名歌手确定为李代沫。

  18日中午12点48分,认证为“中国娱乐报道官微”的账号曝出快讯,称因选秀节目一夜成名的某光头歌手卷入吸毒事件,被警方带走调查。消息一出,引起不少网友的猜测。通过《中国好声音》蹿红的光头歌手平安、李代沫等都成为了网友猜测的目标。

  网易娱乐就此事连线李代沫所属唱片公司当然娱乐,对方先是追问了爆料来源,继而表示李代沫没做过这种事情,“他明天还有活动呢,所以肯定不是他”。

  13点55分,“中国娱乐报道官微”再次发微博称已确定该名光头歌手是李代沫,并称此吸毒事件为群体活动,李代沫与朋友在出租房中吸毒被抓。该消息一发出,网易娱乐又再一次致电李代沫唱片公司,对方表示目前他们还没有得到任何关于李代沫被抓的消息。问及李代沫近期的工作安排时,对方称应该是会继续的,当被追问如果被抓之前说的明天的活动作何安排时,对方则改口称这个具体的还不太清楚。

  今年3月,李代沫还入围了中国TOP排行榜“内地年度最受欢迎唱片”奖项。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中央气象台:近期江南华南贵州等地多降水和
  • 长线游、县域游、主题游等持续升温 假期文
  • 特朗普称将对所有在外国制作的电影征收100%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