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硬件风口,360为何飞不动?
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中大型智能硬件终端制造中最为棘手的一环。实际上,每个年出货超过1500万台以上的智能手机企业,都会遇到供应链问题,甚至还会被竞争对手“背后下刀子”。零部件厂商的供给、最终装配厂商的配合,还有库存等等问题,并不是所有互联网公司都可以玩转的。
让360特供机大伤元气的是华为的退出。华为在硬件制造和销售渠道上的天然优势,可以帮助360顺利跨过很多到门槛。所以,失去华为对于360而言,等于硬件制造和销售都成了水中月镜中花。
强大的现金流转体系。小米雷军在创立小米之初曾发狠言称要投入1亿美元啃下硬骨头。360在999元特供机战役中遭遇盟友集体退出,不是因为盟友扛不住,而是因为360无法付出。如今,他也只能玩一些99元以下的硬件了,这类硬件的供应链和资本要求都相对容易掌控。
打破传统的创新模式。创新能力一方面是想法,而另一方面很大程度上仰仗着执行力。在想法上可以靠抄袭,譬如360智键;但是如何实现创新恐怕在一些复杂的硬件上就存在很高门槛。土曼智能手表就是很好的例证,据说在设计图实现过程中,土曼团队遭遇了设计之初并未考虑到的难度,而导致无法正常出货,跳票预定。
从第一到第三,360各个条件都不具备,不过,最大的危机是,360根本找不到软硬件结合中的那个G点。
未来移动设备的软硬件结合点在哪?一个是做底层操作系统,另一个则是布局生态场景。这里不如先看看小米和BAT做硬件的思路,他们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将硬件作为入口并在这个入口上增加强服务,形成生态小闭环。
这里有两个不错的例子。第一个是百度围绕健康做智能可穿戴设备,也并非直接投入硬件,而是通过与硬件厂商的合作,在其上搭建了百度云以及账号系统,实现健康云服务和社交互动服务,甚至使其成为健康关联产业情景营销平台。第二个是小米手机,雷军公开表示,真正有价值并非是硬件本身,而是其之上的MIUI系统、应用商店、米聊和未来的移动支付。从用户到硬件再到用户,实现流量变现,闭环生态王国得以构建。
反观360在铺设硬件入口时,更多是通过简单的APP捆绑植入来实现流量或者分发布局,实现单点预装,而没有实力实现由点及线面、构建如百度、小米那样云+端的生态格局。一如既往的硬件风格:想的太简单,做的太浅,难成大气候。例如最近刚刚推出的360智键产品直接将目标瞄准了APP捆绑。据说用户在使用智键时就会出现一个快捷桌面,其中出现的就有APP预设,并且智键的一键禁止会强行禁止除了360产品以外的产品。这种行为基本是复制了360传统的捆绑推广手法。这种推广最终带来的也只是点滴而无变现价值的流量。
当然,360通过硬件来实现APP捆绑的推广行为,目前在业界是公开谈论的行为了,多数人更多的是把它当作笑话来看。科技博主“磐石之心”评价360智键时表示:“360通过既挣钱又潜移默化推广的方法曲线救国,暗含着强奸用户的行为,但是对于小白用户来说,花了钱买东西,被强奸后,还会啧啧称赞其牛逼,这就是国情。”
对于这个评价,笔者并未有太多异议,不过对最后的判断不以为然。小白买不买360智键是一个问题,因为这种东西既可以DIY,还可以从小米上用1元就买到,何必非要去买360的呢?此外,360最大的麻烦是,那些各种在360上泄漏隐私的事,已经无法让用户放心了。
SO,360在硬件这找入口支援移动布局,还是图样图森破。说白了,没戏!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