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空气净化器常见概念认知、使用、选购误区汇总

腾讯数码   2014-03-07 09:10
最近有媒体报道称,对于室内PM2.5颗粒物的消除,空气净化器仅有辅助作用,实效与标称“99%去除率”相差甚远,且由于没有科学统一的检测方法,一些产品甚至没做过检测。不过,大家也别太过于担心,业内人士和专家也表示,只要将合格的空气净化器产品合理使用,对于室内的空气净化效果还是会有一定影响的。因此下面,我们就为大家总结了几个关于空气净化器使用当中的误区,仅供参考。

-选购误区

误区一:空气净化器价格越贵,效果越好(空气净化器滤网层数越多,净化效果越好)

  原理上来说,空气净化器产品基本都是采用过滤式技术,简单说来就是一个风机+网滤网的组合。工作中机器内的微风扇搅动室内空气,在风机的作用下,将空气中的颗粒物吸附在过滤网上,使空气中的颗粒物递减,达到清洁室内空气的目的。由此可以看出,空气净化器的关键在于滤网的配备。而多数产品,价格的差异也正是取决于滤网的层数和材质的优劣。

  不过,“滤网层数越多,净化效果越好”和“价格越贵,净化效果越好”,这两种说法都不准确。首先,虽然滤网的层数决定了价格、决定了效果,但是滤网的材质将直接影响净化的效果,尤其是我们常说的HEPA滤网,它目前在市场中的价格从几百到上千不等,过滤效果有着明显的差异。其次,除了滤网以外,有些空气净化器还会有诸如液晶显示屏、加湿器等附加功能,这些都是决定产品价格的重要因素,甚至曾经有报道称,一台标价7000元的空净产品成本只有2000元左右,可见一味以价格当标杆也是不准确的。

误区二:购买时认准“净化率99.9%”准没错

  消费者对于空气净化器的最大误区可能就要数现在各大厂商都在吹嘘的“99.9%”了。如果你在购买空气净化器看到“净化率达到99.9%”这样的宣传,其实无需多信。首先,由于行业标准的缺失,所谓的空气净化率尚无一个完整统一的算法。其次,产品的净化率会受到风量、工作时间、房间面积等多种因素影响,也就造成同样是净化率99.9%会有不同的使用体验。

  当然,也并非是说现在购买空气净化器就无据可依。决定一款空气净化器性能的指标有很多,例如CDAR值、1小时净化率、HEPA滤网以及其他滤网质量、更换滤网的成本、噪音等等。尤其是CDAR值(洁净空气输出率),它是由美国家电制造商协会(AHAM)按照一定的测试标准进行测试得出的空气净化器输出洁净空气的比率,简单来说CADR值越高,空气净化器的净化率就越高,但有些品牌并没参与AHAM的测试。

误区三:除了性能指标,空气净化器购买更要看“适用面积”

  目前许多消费者购买空气净化器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产品的“适用面积”。其实,所谓的适用面积也并不靠谱,如果以此来决定购买并不合理。因为“适用面积”并不是一个通过简单计算就可以确定的值,甚至不是一个恒定值,它会随着使用环境和条件的变化随时发生变化,“比如所在城市的空气质量和气候条件、用户住房的层高和装修材料等”。这也是为什么在早已成熟的空调产品的标准中,对制冷量的定义和检测方法都有明确的规定,但“适用面积”从未纳入产品标准的原因。

  而我们在上面的解答中也提到过,空气净化器的最佳使用方法是,每个独立空间放一台,或经过测算在不同位置灵活轮换摆放。

  推荐阅读:2014年家用空气净化器选购攻略 好质量品牌推荐

       经济实用不用电的“家电”推荐介绍(图)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中央组织部:从严从实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
  • 5月19日油价调整最新消息 今天92、95和98号
  • 2025多哈世乒赛赛程直播时间表 乒乓球男女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