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针疫苗和两针疫苗的区别 单针新冠疫苗不良反应哪个好
腺病毒载体疫苗由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陈薇院士团队及康希诺生物联合研发。该疫苗的原理是将新冠病毒的刺突糖蛋白(S蛋白)基因重组到复制缺陷型人5型腺病毒基因内,基因重组腺病毒在体内表达新冠病毒S蛋白抗原,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疫苗制备工艺相对比较简单,研发成本和生产成本比较低,因为它是在我国原有的5型腺病毒埃博拉疫苗(经过检验)这个平台基础上研发成功的。
有效性方面:腺病毒载体疫苗单针接种14天后可产生有效保护,对所有症状的总体保护效力为68.83%,对重症的保护效力为95.47%。除可产生高效的体液免疫外,还可诱导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反应。
安全性方面:腺病毒载体疫苗经过药监部门审查批准,其安全性、有效性都能得到保证。前三期临床试验结果信息表明,该疫苗安全性良好,不良反应率比较低,没有出现与疫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局部反应主要表现为接种部位疼痛、红肿、硬结等,全身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疲劳、头痛、肌痛等。一般症状较轻,不需要特殊处理。免疫系统疾病、肾病综合征、HIV感染者等人群不建议接种此种疫苗。
腺病毒载体疫苗免疫程序是接种1剂次,也是当下唯一单针免疫的新冠疫苗。
“一针苗”有效性怎么样?安全性怎么样?此前央视主持人白岩松曾对陈薇院士进行专访一起来看——
疫苗有效率如何?
陈薇:疫苗的最大作用就是防重症,我们在巴基斯坦的重症保护率能达到全部保护,在全球所有人里面,重症保护率能达到90%以上,这是一个可喜的数据。
2020年3月16日,重组新冠疫苗(腺病毒载体)在武汉启动Ⅰ期临床试验,是全球首个进入临床研究阶段的新冠候选疫苗;同年4月12日,该疫苗率先进入Ⅱ期临床试验。2020年9月22日,该疫苗在巴基斯坦、俄罗斯等5个国家的78家临床研究中心开展了全球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共完成了近5万名受试者的接种。
安全性如何?有无不良反应?
陈薇:到现在为止,接种的人群包括极端环境下的人群,没有发现跟疫苗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也没有发现跟其他疫苗有不一样的特别特殊的不良反应。
变异毒株是否影响疫苗效力?
陈薇:疫苗上市后我们会对安全性做长期跟踪,也会跟踪疫苗对新出现变异株的有效率。我们在分析变异株的数据,用实验验证它们对现有疫苗的交叉反应作用,也早已启动针对变异株的疫苗研发。这个疫苗不一定用得上,但宁愿备而不用,不能用而不备。
疫苗接种是必答题
自5月13日以来,安徽、辽宁两省再次出现本土疫情。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安徽、辽宁两地疾控部门均表示,新增确诊病例没有接种新冠疫苗。“确诊者未接种疫苗”的消息,无疑给所有人敲响了警钟:要构筑免疫屏障,疫苗接种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三类疫苗该怎么选择?
三种技术路线的新冠病毒疫苗各有特色。灭活疫苗是比较传统的疫苗技术路线,其他两种疫苗则是比较新型的技术路线疫苗。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技术路线,最重要的是结合抗原及病原体本身的特性,采用适合的工艺研制出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疫苗,是疫苗成功的关键标准。以上三类疫苗在生产工艺、免疫程序等方面有所不同,但我国所有正在使用的新冠病毒疫苗都经过严谨的临床试验评价和严格的审查程序。临床试验结果和当前接种监测数据都显示,这些疫苗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全程接种后都能产生较好的免疫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