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接班人张勇专访 和马云很互补的“老逍”能力揭秘

第一财经日报   2018-09-10 10:56

­  9月10日教师节当天,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发出题为“教师节快乐”的公开信宣布:一年后的阿里巴巴20周年之际,即2019年9月10日,他将不再担任集团董事局主席,届时由现任集团CEO张勇接任。

­  马云在公开信中高度评价张勇:在担任CEO的3年多中,张勇以卓越的商业才华、坚定沉着的领导力、超级计算机一般的逻辑和思考能力,带领阿里取得了长远发展,连续13个季度实现阿里巴巴业绩健康持续增长,已经证明自己是中国最出色的CEO;更因为他的战略格局和组织文化传承上的担当,阿里巴巴的接力火炬交给他和他领导的团队,是马云与阿里巴巴合伙人群体现在最正确的决定。

­  逍遥子来到阿里已经11年。

­  天猫是张勇首次创业的成果。2009年3月,张勇接手了处于困境中的淘宝商城,以内部创业的姿态主导了天猫的崛起,在阿里巴巴原有的商业模式上创造了赋能全球品牌的新模式。

­  三年前他接任CEO时,阿里股价起起落落。

­  逍遥子曾对第一财经记者说,股价的涨跌,不会让他在内部产生什么压力。“我们不按照股价来运营我们的业务。”他说,“能够让别人理解你和看懂你,第一是要把自己做对,第二是要拿到结果。”

­  按照阿里巴巴内部流传的说法,张勇是“在高速路上换引擎的人,而且把拖拉机换成了波音747”。他所带领的阿里巴巴早已超越了电子商务公司,彻底蜕变为以大数据为驱动,以电商、金融、物流、云计算、文娱为场景的数字经济体,服务于数以亿计的消费者和数千万的中小企业,深刻影响和塑造着未来商业。

­  阿里三年完成蜕变

­  2015年5月7日,马云发表题为《这是年轻人的时代》公开信,宣布阿里巴巴集团将全面把领导权移交给70后。

­  5个月后,阿里巴巴发布上市后的第一份年报,提出要做苹果树,打造第四种“商业基础设施”,并开始大刀阔斧地布局。如今两年过去了,阿里最大的改变就是,没有人再仅仅将其看作电商公司,短短两年时间,阿里完成了一次蜕变。

­  逍遥子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这两年我们大踏步发展,已经从一个大家所熟悉的电商公司,彻底蜕变为一个以大数据为驱动,以电商、金融、物流、云计算、文娱为场景,产生数据并且用数据来反哺行业的一家数据公司。”

­  马云对外界这样描述:“我们在创造一个历史上从来没有诞生过的,跨边界、跨时空、跨国界的经济体。”

­  让我们来认识下这个庞大“经济体”的面貌。

­  阿里起家的电商业务依然高速发展,2016年交易总额超过3.7万亿,消费者达到5亿,预计2020财年交易总额将达到6万亿。

­  蚂蚁、菜鸟作为电商的两翼已经蜕变成独立的平台。蚂蚁金服在一年前估值已经达到600亿美元,这个超级独角兽已有取代百度,将BAT变更为ATM的趋势。目前,菜鸟已经形成一个庞大的物流网络平台,每天超过5000万个包裹“流”过,支撑着中国快递行业的大半壁江山。

­  “云计算业务,在过去几年中,特别是过去的一年继续三位数以上的增长,超过100%以上的年增长,云对于社会的影响,刚刚开始。云计算业务已经成为阿里巴巴集团新一代的主力业务,已经对未来的阿里五年、十年甚至更长远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逍遥子表示。

­  2016年,阿里还完成了对优酷的收购,围绕着优酷、UC、阿里影业形成一个崭新的生态——文化娱乐生态,显示出阿里致力于用科技生产力打造文化娱乐产业新基础设施的野心。

­  同时,阿里已经不再局限于中国,它将目光转向国际市场,频频海外布局。

­  这都是外界能看到的东西。在逍遥子眼里,阿里还有一个重要调整,是外界不知道的。

­  “过去一年中,阿里内部做了技术性调整,比如明确整个IDC运营的负责人是谁,计算平台的负责人是谁,还建立起技术,语音、自然语音处理、语意、翻译等共性基础能力的研发实验室。”逍遥子特意解释说,“这些实验室是偏研究型的,不是说今天明天做了就要出成果的。”

­  众所周知,阿里巴巴是一个以技术为手段去服务商业的公司,偏研发,而非研究。但阿里的这些新实验室着眼于看未来五年、十年的技术。逍遥子认为,技术团队不应该只做明天看得见掌声和火花的事情,技术积累是一个很严肃和长期的工作,而不是说大家都是为了明天放个鞭炮,所谓放鞭炮就是做一些立竿见影的项目。

­  这些未来的技术将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与阿里的商业结合,产生化学反应。

­  逍遥子最担心的是,十年、二十年后看阿里巴巴,如果业务还只是刚才那几个报出名字来的,那就傻掉了。“一定是过几年能够有一些新的东西冒出来,而这个东西有些是商业,有些是技术,是商业和技术的结合。”

­  “我们内部也是个生态,各个业务板块也是生态,它有一个涨潮期、高峰期,也有一个消退期,是所谓养精蓄锐再整合整合,然后用新一代的技术、思想去重新做这个商业的过程。它应该是这样的一个循环。只有这样,在我的理念里,这个公司才是一个常青的公司。”

­  这也体现了马云对阿里业务“履带式前进”的规划,即旗下业务轮流领跑。按照计划:2017~2019年,由当下已成600亿美元估值的超级独角兽蚂蚁金服领跑;2019~2021年则由阿里云接棒;2021年~2024年,菜鸟将挑头。

­  分析师指出,按照目前的增速预测,新财年阿里巴巴GMV有望冲击“全球前20大经济体”,到2036财年,阿里巴巴将成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中国、欧盟和日本。

­  阿里经济体的本质

­  面对阿里经济体,外界看到的多只是庞大的雄心。作为CEO,逍遥子心中的阿里经济体有怎样的逻辑?他认为两点很重要:市场驱动和消费者。

­  逍遥子说,“我们以前喜欢叫生态,我喜欢把这个话讲实了”,其实,阿里经济体就是一个重新构架的价值链,这个价值链上有不同参与者,通过分工合作,各自实现自己的商业价值。

­  在逍遥子看来,云业务的出现对阿里来说是巨大的机会,让阿里看到了B端客户的需求。“这样整个经济体的构架就变得非常有意思,一条是2C的主线,一条是2B的主线,中间会形成各自的生态。所谓生态,就是说里面不同的角色互相分工合作,但是这个分工合作是市场机制说了算,没有人可以用行政命令说你必须和谁合作,它都是一个市场机制演进的东西。”

­  有了市场驱动这一点,一切都是活的。

­  在阿里经济体中,大数据是在价值运转过程中自然产生的积累,同时数据又被加工使用,回到价值链当中,用在自己或者合作伙伴身上。“我们把电商、金融、物流、云、文娱,都看成各自价值链产生数据的商业场景,它既产生数据,又消耗数据,形成一个循环,这就是经济体的本质,最核心的问题是市场驱动,它是个活的,不为人的意志左右。”逍遥子对第一财经表示。

­  阿里经济体的核心是什么?逍遥子认为是客户价值,“这四个字是不会变的,这个经济体最终能够运行得好,其实就是客户价值。”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全文)
  • 七部门联合发布《终端设备直连卫星服务管理
  • 1870万人次 全国铁路迎来“五一”节前出行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