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数码科技 > 正文

走进上海超算中心“看超算”

2011-07-05 15:41 来源:海峡都市报闽南版 0

就在几周之前,第37次全球超级计算机TOP500排行榜中,我国国防科大研制的“天河一号”第一次获得“状元”,排名第一,令国人欢欣雀跃。可是没想到的是,很快第一的位置又被日本超级计算机“京”所取代。

  为何“天河一号”所占据的超算冠军会被日本计算机夺走?超算冠军易主又说明了什么?《IT时报》记者带着对超级计算机的种种好奇,走进位于张江的上海超级计算中心。

超算排名只比计算能力

  超级计算机的排名是用什么标准来衡量的?上海超级计算中心副主任李根国告诉记者,目前使用的评判标准是LINPACK(线性系统软件包),通俗地讲,就是看谁求解一元N次稠密线性代数方程组的速度更快,以此来评价高性能计算机的浮点性能。

  其实,国际TOP500排名,仅仅是计算机速度的比赛,但判断一个国家的整体计算机实力,不能只看冠军一个指标。日本超级计算机“京”此次夺冠并不奇怪。在历史上该国超算水平就很强,从2002年6月至2004年,日本超级计算机“地球模拟器”就曾连续5次夺得 TOP500桂冠。

  在此次榜单中,记者发现,中国的超算保有量从上次的41台上升为62台,居于美国之后,排名第二。虽然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但李根国认为我国的超级计算机和国外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缺陷。“一是目前中国的超级计算机大多数都使用GPU(图形处理器)加速核心,虽然提升了排名,但GPU仅限于某些程序的加速,应用不广泛;二是中国可以造出很多超级计算机,但却没有掌握核心的CPU技术,大规模使用的还是英特尔芯片;三是超算的应用范围还应更广泛,美国把超算运用到了信息处理方面,比如让超算模拟经济运行状态,以及让超算来为产品定价,中国在这些方面的应用很少。”李根国认为。

  “超级计算机的排名变化很大,一般排在250名之后的超级计算机,在下一次的评比中就会落榜。”李根国说。

目击世界第40位超级计算机

  从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到我国第一台超级计算机“银河一号”于1983年问世,再到后来的“神威”、“曙光”,每一代超级计算机最大的进步就是其计算能力大幅度的提高,从最初的5000次/秒,到2011年6月16日发布的第37次全球超级计算机TOP500排行榜上位于榜首的8773.63万亿次/秒,如今超级计算机运算速度比最初增长了1亿多倍。

  说起超级计算机,大家不约而同地都会想到它的运行速度特别快、性能特别强大。而记者在上海超级计算中心的机房里也看到了目前位于世界第40位的“魔方”(即“曙光5000A”),这是中国首台百万亿次超级计算机,运行速度可达200万亿次/秒。隔着工作区域的玻璃门,记者看到了“魔方”黑灰色机柜,犹如整齐排列的披甲武士,上面布满了高密度刀片主板和基于该主板的世界上第一款7U高度的10片4路4核64位CPU的工业标准刀片服务器,工作人员正在对“魔方”进行24小时的监控。

谁在使用超级计算机?

  在机房里记者看到的“魔方”,就是一排排的机柜,那么它的主机、显示器、键盘和鼠标又在哪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用户可通过网络终端登录来使用超级计算机,这些终端可以是PC机、工作站、也可以是个人笔记本电脑,这些都成为超级计算机的“键盘鼠标”。

  这台神秘的“魔方”谁在使用?“机房上方悬挂的液晶显示屏上显示的是‘魔方’目前的使用情况,不同颜色的小方格代表不同的单位,现在已经有350个左右课题组申请了魔方的使用账号,如果有新的课题组要使用魔方,需等候1~2个小时,相对于一开始很多用户仅上机排队时间就需要等待一个月时间,已经缩短了很多。现在使用魔方的大多是高校、研究所、工程设计院等,应用也涉及到纳米材料、生物医药、航天航空等20多个领域。”李根国告诉记者。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韩寒等人发起作家维权联盟剑指苹果商店
下一条:近百核心员工流失 中芯董事会陷人事动荡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