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CEO道歉全文 因为这个!央视点名快手、火山等平台

综合9号资讯、东南快报   2018-04-03 15:51

二、梳理完善社区运行规则

  1.从即日起,无限期关闭推荐相似用户的功能,直到确保该功能完全绿色正能量。

  2.完善身份认证措施,对于未成年用户,将用专门的策略限制内容展现和设置相应的社区权限。

  3.加强用户引导和教育,严厉打击各类以不当方式吸引眼球的行为。

三、建立未成年人保护体系

  1.对视频进行分级,对于未成年用户可能看到的视频,进行严格过滤。

  2.未成年用户上传的视频中如含有各类不合适内容,严格清理并进行引导教育。

  3.禁止未成年人在不受监管情况下注册消费,如有侵犯未成年人权益,平台将主动退还消费款项。对成人账号疑似被未成年人使用消费情形,平台将限制消费额度,并采取多次提醒家长制度。

  4.建立相关未成年人保护公益基金,尽可能帮助面临困难的未成年人。

  5.在社区内成立未成年未婚早育危害宣传委员会,帮助快手平台内的年轻人树立正确的婚恋观、价值观。

四、坚决打击和清除低俗色情内容

  1.打击各类使用低俗标题、封面诱导点击的行为。

  2.对低俗与擦边球内容全量多轮人工审核,研发升级算法识别体系。

  3.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对违反社会治安、行为可疑或体现明显恶意的用户进行举报。

  4.对色情内容零容忍,联合多平台共同打击跨网络犯罪团伙。

  五、借助各方力量,共建清朗快手

  1.积极接受政府有关部门管理和指导,改进优化审核规则和算法推荐。

  2.邀请法律、传播、社会、伦理等领域学术专家,组建短视频内容合规性研究委员会,加大对视频内容合规性案例的分析研判。

  3.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利用平台获取的海量视频大数据,探讨用户体验和社会责任的合理界限。

  4.优化举报处置流程,加强举报处置团队建设,着手研究举报核实奖励机制,组建社区监督员队伍。

  此时此刻,我必须再一次向所有因为我们的错误而受到伤害的用户和朋友们致以最深的歉意,希望你们能一如既往地关心、批评和支持我们。我也真诚接受并感谢媒体的监督与批评,认真落实管理部门的指导意见,不断优化和提升社区品质。

  快手社区一路走来,离不开每一个用户的真诚陪伴。无论如何,我都希望你们相信,记录这个世界每个人平凡而美好的生活,让我们共同见证时间沉淀后的记录价值,是我永不改变的追求。

  我希望总是能与你们站在一起。

  快手CEO宿华

  2018年4月3日

相关新闻:

  16岁“小妈妈”竟被推成“网红” ,网络平台底线在哪?快手凌晨回应

  “快手”网红大多早恋早孕

  在“快手”APP上,19岁女孩杨清柠,是最受欢迎的网红之一。

  18岁生孩子的她,和孩子的父亲王乐乐,共计拥有4500万快手粉丝,一次晒孩子的直播,能收到280万次点赞,影响力非同小可。杨清柠怀孕后,几位17、8岁的网红也争相宣布怀孕,早孕成了一种时髦。

  至今,记者已在快手、火山小视频等平台中,找出了数以百计的未成年孕妇、未成年妈妈和未成年二胎妈妈。   

  官方选送00后怀孕私奔视频上热门

  早婚早育现象在我国很多地方的农村一直存在,而短视频平台则把这种现象推送到大众面前。记者发现,短视频平台绝非无辜,它提供的平台,严重影响了少年儿童,起到了相当恶劣的作用。

  这位00后女生只有1000多个粉丝,并不算网红。然而,只要她讲述怀孕四个月、却不敢告诉父母的故事,视频就会登上官方热门,被播放几万甚至几十万次。

  平台智能推荐成为“未成年妈妈”推手

  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平台的智能推荐功能也成为了未成年妈妈背后的推手。在一位17岁妈妈的主页,点开一个小三角就会出现一栏“你可能感兴趣的人”。随机点开一个,出现了一位18岁妈妈。她的主页里再点一下推荐,又找到一个小妈妈。

  系统源源不断地向记者推荐好友,包括一个叫“04年的小妈咪”。她写道:13岁的孕妈妈。有经验的姐姐们教教我怎么生孩子,怕疼。

  平台不但没有对此进行处理,竟然还将相关内容推荐给其他用户。

  中国社科院青少年与社会问题室副主任 田丰:

  如果青少年第一次看到不好的视频,它会继续推送,给青少年有一个非常负面的影响,觉得身边世界都这样。他觉得这种不正常的或者是违规的这种行为反而是正常的。

  相关平台会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让未成年少女怀孕生子,这不仅触犯社会道德底线,也是触犯法律的事情。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与未满14岁的少女发生性行为,不管是否自愿,都按强奸罪论处。

  而在网络平台上大肆传播相关视频,甚至进行炫耀,以此博取眼球,这传播的又是怎样一种扭曲的价值观?对广大的未成年人又会产生怎样的负面影响?

  如果说,个别未成年人是无知,那么他们的父母,平台的管理者,也是无知吗?还是无视?

  相关网络平台,对这些视频的传播不仅不及时拦截,反而推波助澜,为博眼球、抢流量对此进行推送,完全置社会责任于不顾,这些平台将会受到怎样的监管,是否会负法律责任,央视新闻也将继续关注。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紧盯“学查改” 推动作风建设走深走实(锲
  • 如何理解中央八项规定体现了党性这个作风建
  • 北方高温南方暴雨扩大 局地或超40℃ 最新全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