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 IE3.0 蓝影增强鼠标评测 349元的鼠标到底值不值
初看效果图时,我唯一感到不开心的是尾部的红灯被取消了,实际通电之后,才发现一道全新的 LED 灯条取到了之前红色射灯的地位,这道灯条当鼠标放置在桌面上时会自动点亮,而当鼠标抬起之后又会幽幽灭去。
停止把玩,上手一试,你才意识到,微软把老 IE3.0 手感上的优缺点一并带了过来。
鉴于十几年间人类的四肢并没有出现什么进化,老 IE3.0 的造型仍然可以对当今人手提供完美的支撑,只要你更喜欢抓握鼠标,而非像使用 Anywhere2 或者 Magicmouse 那样捏着鼠标,新 IE3.0 就能提供非常好的贴合。
(与捏握式鼠标相比,新 IE3.0 要大上很多)
当然,仅限你的手比较大的情况下。
(身高 176 的同事,指尖尚不能覆盖全部鼠标)
两个主键和两个侧键的微动选择的比较硬朗,优点是确认感非常强,同时有效避免了较大按键可能产生的晃动和误击问题,缺点就是长时间使用可能就要花费一点力气了。
滚轮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好转,总的来说还是感觉手感偏松,而当我拿它在微信公众号当中排版时,按住左键的同时滚动滚轮,经常出现错误滚动的状况。
而较轻的重量,可能会更讨女孩子的喜欢,可能是我最近几年办公鼠全面转向无线化的趋势,让我潜意识认为的鼠标重要要更重一些,但几天的使用下来,感觉还是能够比较容易适应的。
同前作一样宽大的底盘,能够实现指哪打哪的稳定感,配合新蓝光引擎最高 3200dpi 的参数,即便面对 4K 显示器也毫无惧色。
但成也萧何败萧何,老 IE3.0 上石破天惊的光学引擎,竟成了新 IE3.0 上未能重回游戏先锋的掣肘。
根据海外玩家的拆解,新 IE3.0 仍然采用了微软定制的一颗原相主控,在参数上与当前的顶级外设差距还是较大,特别是又是微软第一次采用这颗主控,之后会不会在固件上进行调节优化还尚未可知。
(即便与罗技上一代游戏旗舰 G700s 相比,新 IE3.0 的游戏性也要差一些)
在游戏测试中,新 IE3.0 的感觉是稳而不准,最适合它的场景还是在办公领域,趁手的体积、重量,与低调之感的外观一起,更为商务人士所青睐。
针对新 IE3.0,微软还提供了配套的设置驱动,可以对参数和按键进行调整,但鼠标并没有内置存储空间,同时驱动也仅限 Windows 系统使用。
IE3.0 起于办公,如今而又回复原点,中间则是再也回不去的 16 年时光。
这次复刻,致敬了大家心目中最崇拜的经典,但我认为情怀之下,还可以走的更远。
比如更好的滚轮,更好的主控,甚至是大胆的减去线缆,对于一个 349 元的鼠标来说,这个要求并不为过。
至于购买建议,就拿写这篇评测时一直单曲循环的歌词来说吧:如果没有你,没有过去,我不会有伤心。但是有如果,还是要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