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 V20、三星S7、Note5、iPhone7拍照对比评测
"像素高拍得清"是一般消费者评价拍照最常用的词语。但最近一两年,单位像素尺寸的重要性飞速科普,三星、华为和小米等一众厂商都不约而同地退回到 1200 万像素。同等条件下,更大的单位像素尺寸可以换来更高的宽容度和暗光表现。
但在顶级旗舰上,究竟是"像素数目"还是"单位像素尺寸"更重要呢?为此,我们采用 1200 万像素机型中呼声最高的 Galaxy S7 edge 和 iPhone 7 Plus,以及同为 1600 万像素的老旗舰 Galaxy Note 5,和现役"数毛王" LG V20 进行对比。
三星和苹果的拍照体验都很好,这里就不赘述了。而 LG V20 是要重点批评的,即便其终于用上支持相位对焦的 CMOS,但对焦还是拉风箱。暗光取景卡顿、对焦慢、成像输出慢,其拍照体验还不如很多千元机。此外,其弱光对焦吃力,导致弱光对虚焦几率远比另外计几部大,往往 5、6 张连拍才有 1、2 张完美合焦,体验负分。
因白天表现拉不开距离,且辨析力和像素数目、广角大小直接相关,对比价值不大,故本文主要对比灯光和弱光场景的表现。
镜头与焦距
4 部机器中,除了 S7 edge 是等效焦距 26mm 的大广角镜头外,其他都是 28mm 等效焦距左右。而 Note 5 是 16:9 的画幅,其横向视野更大,但纵向视野视野范围要小一截。
同样情况下,高像素机型的样张中,景物分得的像素会更多,辨析力会更好。而同比放大后,同一个物体在 1600 万像素的 Note5 和 LG V20 样张中,要比 S7 edge 和 iPhone 要大,为前两者的极限辨析力带来了天然的优势。而焦距稍微大于 28mm 的 iPhone 7 Plus,其样张中的物体又要比 S7 edge 大一截。广角大小上的差距看似不大,但其对辨析力的影响,经常会超过像素数目差带来的差距。
镜头素质主要对比抗眩光和边缘劣化两项,国际旗舰对后者的控制早就不是问题了。而面向强光源时,光源周边的光晕范围越小,对周边景物的明亮度影响越小,则镜头素质越高(强光在镜片内的反射和折射,会导致周边景物泛白,从而降低画面对比度)。三星的抗眩光能力一直不太好,Note 5 的表现和 LG V20 接近,都是落后于 iPhone 7 Plus 但好于 S7 edge 的范畴。
PS:所有机器皆为手持,自动模式,样张对焦点都在正中间。爱搞机 PC 版官网(公众号搜索:爱搞机)中点击图片可以直接查看大图。下方样张按照光线从强到弱排列:
灯光场景
灯光场景 1
灯光场景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