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损/母带音乐真值得花钱买? 测试让人意外

pconline   2016-11-30 09:59

  说了那么多,到底有损与无损、甚至是母带音源区别在哪??

  

  相对于有损的MP3格式,无损音频与前者之间的文件大小相差3倍之多,毫无疑问在声音还原度上具有更多的细节信息。这里,小编借用GoldWave对张敬轩《亲密爱人》这首歌进行了简单分析取样说明,对比的音频为320K与16bit/44.1KHz Flac格式。

有损320K声谱图

无损Flac声谱图

  光看到这里,可能大伙感觉两者之间的差异化并不大。不要紧,小编帮你放大看看!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很明显的发现,320K MP3音频在超过20KHz频段之后,波形出现明显下滑,超高频部分的信息几乎完全丢失。而反观Flac格式的音频,在超过20KHz频段后依旧保留大部分音乐信息,但也在21.3KHz后出现波形丢失的情况。

  那为什么16bit/44.1KHz无损音频文件声谱图最高只达到22KHz呢?其实这是CD的采样频率决定与其PCM编码方式所决定的。根据耐奎斯特采样理论,采样频率必须是信号最高频率的两倍。例如,MP3音频信号范围一般最高到20KHz,因此其采样频率一般需要40KHz。

  我们常用的16位声音采集卡的采样频率共设有22.05KHz、44.1KHz、48KHz三个等级,其音质分别对应于调频立体声音乐(320K MP3)、 CD品质立体声音乐、优质CD品质立体声音乐。理论上讲应该是采样频率越高音质越好。超过该CD(16bit/44.1KHz)规格的音频,就是上文小编所提及的“母带音频”。

  同样的,小编将同一首歌曲、同一种格式(Flac)不一样采用规格的两首音乐放到GoldWave进行了测试。

  

  实际上,由与音乐信息量的极具增加,后者(24Bit/192KHz)音频文件大小是前者(16Bit/44.1KHz)的6倍之多!

16bit/44.1KHz 普通无损《加州旅馆》频谱图

24bit/192KHz 母带级别《加州旅馆》频谱图

  很显然,在两者间的音频信息方面相差明显,基本可用天壤之别加以描述。普通无损只能去到22K戛然而止,母带音频则是直接到了96K。

  这里,小编用这张图加以简单的说明

  作为超越普通无损的存在,其实母带音频还有另一种类型——DSD(SACD(Super Audio CD)的编码模式),它借用1bit比特流的方式取样,采样率2.4MHz(CD 44.1kHz取样的64倍)的高取样方式,直接把模拟音乐讯号波形以脉冲方式转变为数字讯号,以将近四倍于CD音频的空间储存音乐,因此可以提供更为优秀的声音效果,由于取样次数高,所以取样过的波形很圆顺,比较接近原来的模拟波形。

  话题聊到这,似乎有个关键点笔者从未提过:根据科学研究标明,正常成年人所能听到的频响范围为20-20KHz。请注意,该标准实际根据不同“条件”结果也完全不同,不同人群的年龄、性别和个体差异,所蕴含的差距相差甚远。就好比如老年人普遍听力下降、小孩子的听力更灵敏等等。并且,同样是相关研究报告标明,在超过20KHz范围后,即便人耳听不到,但依旧能感知它的存在,而恰恰是超过20KHz音频信息,往往才是决定一首音乐或者是一段声音是否真实、自然的关键因素。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频道推荐
  • 原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副巡视员田钢严重违纪违
  • 2名厅局级干部被查处……湖南通报4月查处违
  • 紧盯“学查改” 推动作风建设走深走实(锲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