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建全球最大天文馆 上海天文馆有望2020年建成开放
BIM技术解决建筑难点
上海天文馆建筑由美国意艾德建筑事务所和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院联合设计,含有许多天文元素。主体建筑中,3个明显的圆形构成“三体”结构;椭圆形的建筑形态象征天体运行轨道,与3个“天体”一同诠释了天体运行的基本规律,暗示“万有引力”这一塑造宇宙面貌的神奇自然力。
主体建筑还包含“圆洞天窗”“倒置穹顶”“球幕光环”等特色设计,令建筑好似一台天文仪器。主体建筑外的景观区域,设计了4条非同心圆的步道,它们向外延伸,象征星系的旋臂。
上海天文馆夜景效果图。上海科技馆供图
上海天文馆建设指挥部建安部部长徐晓红说,这是一座大体量异形建筑,建造难度很大,如直径23米的球幕影院穹顶需要混凝土浇筑,必须把误差控制在很小范围内。
为此,施工总承包单位——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将采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通过计算机软件制作三维仿真建筑模型,将其应用于设计、建造、运维等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
此外,天文馆建筑将采用雨水回收利用及生态净化处理、太阳能利用、导光管系统、地源热泵等技术,使这座上海新地标成为生态建筑的典范。
天象厅、太阳塔精彩纷呈
建成后的上海天文馆有哪些展示内容?上海天文馆建设指挥部展示部部长林清介绍,该馆展示主题是“连接人和宇宙”,主展区分为“家园”“宇宙”“征程”3个展区:
“家园”展区围绕我们熟悉的星空、太阳、地球、月球徐徐展开,带领观众“漫步”太阳系、“穿越”银河系;
“宇宙”展区从时空、光、引力、元素和生命5个角度全景呈现宇宙奇妙现象,揭示天体演化及运行的机理;
“征程”展区呈现人类探索宇宙的伟大历程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启发观众的思考和感悟。
根据建筑特点,主展区位于螺旋形的主体建筑;在其他区域,设有“中华问天”、“行星乐园”儿童展区、超高清多功能球幕影院、“航向火星”等特色展区。
林清说,天象厅是重点展项之一,将在一个直径18米的穹顶上,模拟浩瀚星空。“虽然很多人对星座感兴趣,但从没见过。在天象厅里,你就能看到各个星座和壮美的银河。”
上海天文馆内部展示效果图。上海科技馆供图
体验项目也是上海天文馆的一大亮点。大众天文台将配备大口径天文望远镜,让观众观测各种天体。流星雨等天象来临时,中小学生可结伴到临港观赏,夜里住在青少年观测基地。魔力太阳塔通过创新性设计,利用定天镜,将射入的太阳光按不同波段呈现在人们眼前。太阳爆发耀斑、黑子等活动时,观众就能在这座高约20米的塔内观测到它们。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