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款VR pay产品中国造 年内可实现商业化落地

第一财经网   2016-10-18 15:47

­  让支付更平滑更安全

­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了解到,VR pay同传统支付相比,在三个方面发生了改变。第一,针对虚拟应用的支付验证方式和安全体系机制,会结合更多的生物识别技术,让VR支付更加安全。其中生物识别技术包含虹膜、眼纹、声纹、指纹等。第二,作为新型简单的支付交互方式,在VR环境下,凝视、点头、手势识别等交互手段会让VR场景支付变得简单快捷。第三,虚拟场景下的支付标准,包括专属于VR应用的支付收银台、支付流程、安全认证方式等。

­  林峰指出,当前针对VR pay的支付方式已经有两种,一种是免密支付。该类支付要求小额,用户在后台先行授权的情况下,通过两种姿势可以确认支付。第一个是凝视,在三维支付场景中,会跳出一个菜单,用户通过凝视确定购买,部分商品在一定场景下通过触摸也可以履行下单操作。第二个是点头。当用户认为该商品合适并想要进行下单时,通过点头进行确认,随后商品进入购物车,然后进行后续支付程序。另外一种,如果购买商品较贵重,支付金额较大,则需要六位短密支付。

­  “VR是沉浸式设备,即用户完全在一个虚拟现实中,手不需要触摸。”林峰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透露,目前该公司正在尝试在未来的虚拟世界里加入手的交互方式。

­  同PC、移动端的点击、触屏操作一样,购买流程在确认之外,同样有“取消”的操作。“在虚拟环境中,有一种很直接的方式是语音,可以表达确定、取消等信息,目前该公司的VR pay已经具备相应的技术储备,但是出于隐私和安全的考虑,不会让用户用语音去选择用哪张银行卡以何种方式进行支付,仅仅是提供简单的语音指令。”林峰说。

­  据了解,未来VR重点开拓的领域包含游戏、影视、教育、旅游、购物等。以游戏为例,需要进一步降低准入门槛,采取游戏内付费的方式是一般端游和手游制作者采用的变现手段。而现阶段,在机场商场等线下VR实体店,其收费手段还比较原始,需要用户先付费才能体验。

­  林峰进一步指出,未来,无论是2B还是2C市场,硬件设备仍然是相关企业的主要变现来源,同时B端应用逐渐走入实际工作,而内容制作和分发平台仅仅只是刚刚起步,内容的缺乏制约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展8日起面向公众开放
  • 登台入闽,路径有点怪!台风为什么会出现“
  • 京津实现离境退税“即买即退”互认办理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