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牙与Wi-Fi有什么区别 蓝牙5.0技术标准特点介绍
通过蓝牙技术来配对手机、使用键盘鼠标、连接无线音箱等,可能是稀松平常再熟悉不过的事情。但蓝牙到底是什么,它经过了怎样的发展历程,未来又将发挥怎样的作用呢?在第五代蓝牙技术标准即将正式颁布前夕,让我们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概览
作为一种无线传输技术,蓝牙主要用于建立设备间的短距离连接,从而实现数据传输。与Wi-Fi比较,它速率较慢但使用更为简单便捷。如今,不仅几乎所有的智能手机都标配蓝牙功能,包括打印机、笔记本电脑、鼠标键盘、音箱等许多其他设备都搭载了蓝牙技术。
易用性是蓝牙最重要的设计目标之一。正因如此,用户在使用它将两个设备配对同步时,往往只需要输入配对码即可,不需要考虑过程背后复杂的技术细节。
与Wi-Fi一样,蓝牙技术标准也在保持着发展和进步。它在不断提高传输速率的同时,也一直在致力于降低本身所的能耗,且后者对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尤其重要。在未来的数年时间里,蓝牙技术也很可能成为促进物联网爆炸发展的中坚力量。
历史
1989年,瑞典电信设备制造商爱立信着手在短距离无线数据传输领域开展研发,于1994年形成方案,并以公元10世纪丹麦和挪威国王哈拉尔一世的绰号“蓝牙”为其命名。据历史记载,哈拉尔口才出众、擅长外交,成就了统一挪威、瑞典和丹麦的大业。爱立信以蓝牙为该项技术命名,正是希望其未来能成为为各种设备间交流通信的通用标准。
1998年,索尼爱立信、IBM、英特尔、诺基亚和东芝五家公司成立“特别兴趣小组”,正式颁布了蓝牙技术标准(版本号0.7)。1999年蓝牙1.0标准出炉之后,2000年首款蓝牙耳机的上市标志着这一技术正式进入消费品市场。在随后的时间里,支持蓝牙的键鼠、打印机、智能手机、车载系统、笔记本电脑等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与此同时,蓝牙技术标准也先后经历了1.1、1.2、2.0、2.1、3.0等多个版本,目前最新的版本号为4.2。
如今,第五代蓝牙技术标准呼之欲出,当年的特别兴趣小组也已经变成了蓝牙技术联盟,其成员涵盖了全球范围内25000多家企业。越来越多的软硬件厂商正尝试以不同方式将其应用在全新领域,如智能手机与健身手环间的自动同步,通过蓝牙设备自动解锁手机或电脑等。